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长庆样本

时间:2025/11/6 15:35:59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长庆样本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要求“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天然气上产、新能源开发、碳汇林建设等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工程,以企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能源强音。  
    把牢思想之脉,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多年来,长庆油田深入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邃辩证思维和鲜明价值取向,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巨大真理力量,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心怀“国之大者”,永葆政治自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谆谆告诫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长庆油田始终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严格落实党中央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决策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决策事项,多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科学决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工作。坚持将保护黄河作为牢记“国之大者”的重要一环,并贯穿于油田绿色发展全过程,持续谋划和实施QHSE提质攻坚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举措。
    深化理论武装,坚定思想自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长庆油田用好“求是理论课堂”和“长庆实践课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学习大讨论,举办“送精神到基层、送培训进一线”主题宣讲和“云宣讲”,将理论上的清醒转化为干部员工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长庆油田落地生根。
    严格制度保障,增强行动自觉。守护绿水青山,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长庆油田相继制定《黄河流域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等3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从总体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等方面对油田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安排;探索建立QHSE“两说清”机制,通过事故隐患单位领导讲、风险隐患岗位员工说,推动生产事故源头预防、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创新用好“上锁挂签管理”“后退五步法”“安全目视化”等管理工具,让每名员工养成遵章守规习惯。随着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环保的责任越压越实,持续用最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紧抓转型之要,建设绿色能源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国,推动能源转型,意味着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还要“提品质、增效果”。能源转型是时代趋势,也是现实需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油气田,就必须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必由之路,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规模与实力。
    加快夺气上产,优化产业布局。
    天然气具有热值高、碳排放低、颗粒物少等诸多优点,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优质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必须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长庆油田着力抓好老气田稳产和采收率提升工程,夯实气区稳产基本盘;抓好致密气效益上产,在庆阳、青石峁等深层致密气田开发中创新形成效益开发技术,推动天然气新区快速增储上产;抓好煤岩气效益开发,以再造一个“苏里格”的魄力强化科技攻关、推动增产增效。大气田要做大贡献,长庆油田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天然气年产量持续保持500亿立方米以上,高质量交出贡献清洁能源的长庆答卷。
    大力减碳降碳,推动转型升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能源行业是其主战场之一。长庆油田在减碳降碳上持续创新,探索开展多类型井筒工程“电代油”压裂作业模式,实施油田首个“电网+储能”纯电驱压裂创新试验;大力推行油气井场共建共享、小型站场井站合建的土地“变革”,页岩油华H100平台等一批示范井场相继建成投用;构建CCUS“长庆模式”,累计埋存二氧化碳102万吨,未来5年“埋碳”总量有望突破500万吨。减碳降碳引发的链条效应,正改变着油田发展理念、设计理念和建设理念,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新思路。
    笃定向新而行,拓宽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新能源迅速发展,石油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竞逐新能源赛道成为必答题。长庆油田遵循“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将新能源与资源勘探、油气开发并列为三大主业,编制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新能源发展规划,以油气优势项目带动新能源项目落地,率先建成姬塬、苏里格两个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在甘肃利用油田自有土地,建设10万千瓦规模的分散式风电和首个对外地热合作项目。新能源激发新活力,新空间再造新优势,长庆油田不断突破传统采油采气模式,加快形成油气和新能源多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提升治理之效,构建绿色开发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长庆油田所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过去黄土漫天,如今绿染荒原,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员工的认识和观念。长庆油田深刻领会“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重要内涵,大力推进清洁文明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典范企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密闭回收,让废气变“绿烃”。
    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石油开采中会产生伴生气,曾一度被放空燃烧。长庆油田大力推进油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甲烷减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尤其针对石油开采中伴生气处理难题,实施油改气、煤改气、轻烃提产等伴生气综合利用工程,逐步形成适合超低渗透油田的分级分类伴生气回收工艺,“姬塬油田回收利用伴生气项目”成为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示范项目。“废气不上天”,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能源,助力打造“变废为宝”的长庆模式。
    循环利用,让废水变“清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碧水保卫战要促进‘人水和谐’”。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和油气资源同样宝贵,要开发油气资源,必须做好水文章。长庆油田深入开展“三年采出水水质提升”百站示范活动,推动各场站优化系统配套、强化运行管理、严格水质考核。常态化开展管道清水试压、腐蚀检测和巡查巡护,推进采出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建设王窑钻试废液集中处理站,站内装置集多功能预处理、微纳米气浮除杂等技术于一体,每年集中处理6万吨措施废液和废弃泥浆,并实现指标达标后回注地层。通过废水循环利用重新“上岗”,不断提高油田生产、生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综合处理,让固废变“净土”。
    净土保卫战重在强化污染风险防控。对于油田而言,从环境保护、生产保障、资源回收的角度出发,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刻不容缓。长庆油田持续加强固废与土壤治理,深化落实油泥压滤、井下清洁作业、泥浆不落地等措施,开展废弃场站治理,减少固废排放,消除污染隐患。泥浆不落地工艺在油区全面实行,提升了油气田开发清洁化作业水平。油泥减量化装置的运行,不仅把系统运行产生的“垃圾”排出“体外”,解决了含油污泥处置难题,而且回收了部分原油,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措施的应用,推动着长庆油田持续规范固废处置,以“寸土寸金”的清醒守护黄土塬。
    守好固本之策,培育绿色生产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分布着16个生态保护区及48条黄河支流,众多油气场站、管线纵横交叠。如何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长庆油田深刻认识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需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政策、科技和修复治理“组合拳”,用美丽油区装点祖国西部秀美山川。
    源头防范,筑牢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但紧要的是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长庆油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三道防线、四级责任”体系,因地制宜探索林缘区、水源区、沙漠区等8种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建成清洁文明井场近10000个。严格守牢合规底线,认真践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油一滴也不要”,先后关停封堵自然保护区、水源地内的油气水井近千口,在延安市饮用水源地王瑶水库,修建阻断闸、拦污坝,在鄂尔多斯乌审旗调整避让气井100余口,有效保护了当地原始生态。实践证明:只有抓早抓小抓源头,生态屏障才能根基牢靠。长庆油田将持续把源头防范抓在经常,建立完善环境风险数据库,针对性加大治理力度,让环保隐患无处遁形。
    科技赋能,建设数智油区。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是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长庆油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攻关油气生产与新能源融合、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建设低碳、零碳油气生产试验区,大力推进低渗油藏转变开发方式,驱动环境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油气产业融合,以信息化补强工程、全域数据治理等为切入点,把12万口油气水井、2800座站库、8万公里管线“装进”计算机,让数据多跑路,减碳又增效。数字化智能化变革,驱动着油田需求外溢、技术外溢、创新外溢、标准外溢,吸引更多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油区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推动油田产业链和价值链现代化水平双提升。
    植绿护绿,打造美丽井站。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脆弱,极易发生水土流失。长庆油田以“治+养”的方式,用心治理区域环境,针对草地、湿滩地、沙地等不同地貌,采取先固沙、再恢复的方式进行沙地治理。大力推动绿化长庆行动,筑起“中国石油长庆林”“长庆碳汇林”等10多个大型生态屏障,油区每年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以上。多举措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挂牌苏6区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立中国石油“绿色共享小屋”,注册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服务队,运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技术,动态监测黑格兰、甘草、蒙古岩黄芪等珍稀野生植物生长情况。长庆油田在实践中深刻体悟到,植绿护绿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才能持之以恒打造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亮丽风景。     长庆油田公司党委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上一篇:陕西地矿九0八地质工程院承揽两个项目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