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煤炭行业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的通知》(人社厅发〔2025〕30号)要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研究制定了《煤炭行业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会员单位配合做好落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025年10月27日
	
                              煤炭行业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发展人工智能重大意义,以提高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以牢牢把握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为重点,自2025年起通过优化内容、丰富资源、创新形式,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不断提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培养壮大适应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更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煤炭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继续教育内容
    紧贴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和前沿技术发展,立足煤炭行业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导向、结果导向,重点学习人工智能政策战略与技术基础等基础理论内容,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经营管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应用理论内容,AI伦理与治理、数据安全与合规等安全伦理与数据治理内容,国内外与煤相关人工    智能典型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行业融合内容等四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
    行业各煤炭生产、装备制造、科研设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和机构,要积极组织并部署指导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突出前沿性、系统性、实用性,选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科普系列丛书、行业领域人工智能培训教程、专家学者辅导报告或市场上已出版的人工智能概论教程,也可对照国家职业标准自行开发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课程课件。
    三、继续教育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惠及煤炭行业全体专业技术人才。
  (一)组织专家辅导
     1.遴选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教育专家。以继续教育主要内容为重点方向,面向行业征集遴选专家。积极推荐优秀专家进入相关政府部门专家信息库。
     2.开展智能化建设与运维企业院校巡讲。按全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成熟度,分区域组织人工智能专家深入煤矿、矿区、院校等,开展煤矿智能系统建设及运维理论和科研单位成果相结合式现场教学。
     3.支持“人工智能”学术交流活动。鼓励行业按规定组建人工    智能领域研究机构和自愿性组织,支持专家定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学术讨论和交流。
  (二)纳入公需科目
     4.征集行业人工智能领域公需科目课件。针对继续教育主要内容,定期发布公需科目建设目录,每年面向全行业公开征集和共建共享的方式,遴选优秀的人工智能案例与系列精品课程(单课时≤30分钟)和微课程课件(单课时≤15分钟),利用“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公开传播。
     5.构建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教育基地体系。支持推荐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申报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发挥已获批的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共建一批行业人工智能领域教育培训与实训(实习)基地,丰富完善继续教育平台体系,开展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拓宽基地间交流渠道。
     6.推动行业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创新应用平台体系建设。优化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产品化功能模块,部署接入公共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垂直模型,开发专题课程、AI伴读和助手等增强线上学习体验,服务学习型个人发展和单位建设;鼓励企业培训管理平台实施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创新升级。搭建行业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创新应用会展交流平台,推广先进经验。  (三)开展高级研修
     7.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高级研修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区、市)级人社部门支持,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和人工智能创新示范企业合作,面向全行业各单位决策层、技术层、操作层三类人员,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干部、先模班组、内训讲师等,分类分级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知识更新研修。
     8.探索行业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支持行业相关单位结合实际设立人工智能职称评审专业和人工智能内训师岗位,鼓励将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人社部门认可的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学时,纳入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识别条件。
 (四)开展竞赛比赛
    9.精心筹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赛项。完善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和赛道,增加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赛项,促进大数据技能水平提高。
    10.开展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教育授课及课件制作比赛。组织单位和个人围绕行业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继续教育内容开展授课和课件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学习和使用。
 (五)夯实智能化、个性化、全域终身自主学习体系
   11.部署实施行业人工智能+企业内训师能力评价。研制行业企业内训师等级标准,开展企业内训师人工智能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培训,认定一批具备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企业内训师,构建自主学习体系师资主力军。
    12.开展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水平评价。根据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水平评价品牌质量。
    13.开发智能化系列教学资源库。组织基地开发适应不少于10个主要工种的人工智能+继续教育课程包(含数据集、算法模型、实验平台等)和不少于100项真实应用案例库,部署制作VR/AR沉浸式教学资源,提升技能培训效果。
    14.出版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教育培训教程。立足行业一线操作人员,辐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出版《煤矿智能化建设与运维指南》和《煤炭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指南》等典型应用系列培训教材,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教材进矿区、进企业、进校园。
  (六)加快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
    15.实施数字工程师培育项目(数据安全、机器人等方向),增加数字经济领域人才有效供给。支持经培训考核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并积极配合国家人社部按照有关规定直接衔接认定相应职称。
  (七)加强人工智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6.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互补。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纳入行业技师学院选修课程,鼓励技师学院预备技师(技师)班应届毕业生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考核,支持技能人才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17.实施行业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加大行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引导基地依托行业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创新应用平台和人工智能设备设施,面向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实训实践活动。执行人才“双向贯通”政策,开辟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及大师工作室命名建设专门渠道,鼓励高技术技能人才参与行业技能大师和大师工作室命名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政策。开展好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希望各会员单位要积极列入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同时在经费、时间等方面创造条件,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自觉主动学。
  (二)加强组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人事培训部将会同有关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开展评估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并定期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报告进展情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作为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具体负责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三)强化自律。根据人社部办公厅要求,各单位不得将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工作强制要求、层层定指标、下任务,    避免增加基层和专业技术人才负担,努力营造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自觉学好用好人工智能的良好环境。
	     附件: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主要内容    一、基础理论方面内容
  (一)政策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与煤炭行业相关政策解读,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煤炭行业机遇挑战,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等。
  (二)技术基础。包括人工智能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算法、算力、数据、技术框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原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等前沿技术及在煤炭场景应用案例等。
    二、应用理论方面内容
  (三)煤矿绿色智能开采领域。包括井工煤矿智能化采煤、掘进等主要系统,露天煤矿智能化爆破、采剥、运输等主要系统,选煤厂智能化主要系统在内的,煤矿智能化全系统建设与运维以及建设完成后持续优化使用应用理论案例;矿用机器人等应用理论案例。
  (四)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包括重大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技术、人员“三违”识别、设备运行监测等系统等应用理论案例。
  (五)煤矿经营管理领域。包括煤矿智能调度与优化决策,煤炭供应链智能化管理,基于AI的能源效率优化等应用理论案例。  (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包括煤炭洗选加工、水处理、节能降碳、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循环经济、储运体系、原料化利用、散煤治理、分质分级利用等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运维主要系统等应用理论案例。
    三、安全伦理与数据治理方面内容
  (七)AI伦理与治理。包括人工智能思维方法、基础逻辑、跨学科交叉思维,人工智能应用伦理准则、法律与行业规范,算法公平性与可解释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等。
  (八)数据安全与合规。包括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体系、治理体系、数据分类分级、大模型数据清洗标注、模型训练优化、测试评估、重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案例解析等;煤炭行业数据治理典型场景,数据要素在煤炭行业的市场化应用案例等。
    四、行业融合方面内容
  (九)包括国内外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结合煤矿实际,探索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煤炭应用场景新范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