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省地调院牵头编制的《保水采煤技术规范》全国首家发布

时间:2019/12/21 20:01:12

    导语:
    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19项地方标准,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牵头制定的《保水采煤技术规范》(DB61/T 1295-2019)地方标准批准于2019年11月27日发布,12月27日实施。
    “保水采煤”观点的提出有利于煤炭的绿色开采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保水采煤技术规范》也已经发布并即将实施,这是国内外首次发布的保水采煤标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全方位”的了解一下吧
    保水采煤是什么? 保水采煤,是指通过控制岩层移动维持具有供水意义和生态价值含水层(岩组)结构稳定或水位变化在合理范围内,寻求煤炭开采量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最优解的煤炭开采技术。
    保水采煤如何被提出?保水采煤是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过程中,萨拉乌苏组地下水的严重渗漏与生态环境恶化而提出的。1990年4月28日和12月20日,神北矿区的瓷窑湾煤矿先后两次发生巷道冒顶事故,虽然涌入矿井的水不多,但大量的沙掩埋了巷道,并引起了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顺沟渠水库干涸、饮马泉流量迅速减少,小溪断流和植被枯萎等影响。在原煤炭工业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支持下,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专家持续开展了20余年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并形成了保水采煤的三大原则,即不至于造成泉水的干涸或大幅度减流、对植被的生长条件不产生大的影响、保持河流生态需水基本要求。
    保水采煤主要研究什么?包括含水层、隔水层、煤层的赋存及特征,植被种群及其与地下水的依存关系,确立地下水位控制的阈值,减轻覆岩损伤的采矿技术,即保水采煤技术(保水开采技术),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过程和损伤程度,研究采动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裂隙场演化过程,研究采动过程中地下水位、井泉演化过程及机理。同时,监测监控采动过程中地下水位、水质、水温的变化过程,监测监控采煤工作面及影响区内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演化过程。
   《保水采煤技术规范》讲什么? 《保水采煤技术规范》规定了保水采煤总则、水资源保护目标层(体)、地质工作要求、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保水采煤技术、技术论证报告。本标准适用于陕西境内规划、在建和生产煤矿。
    其中,在保水采煤技术中,该标准首次将已有的保水采煤技术系统总结为自然保水采煤技术、充填保水采煤技术、分层保水采煤技术、短壁保水采煤技术、注浆保水采煤技术,为在不同地区、地层、保护不同地下含水层实现保水采煤,提供了依据。
   《保水采煤技术规范》编写单位
    本标准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提出,归口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编写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长安大学
    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附件下载:保水采煤技术规范.doc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