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例行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周霆表示,将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方向,以健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坚持源头严控、计划调节,严格资源总量管理。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不断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
二是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制定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使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准入门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统一的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推动工业“标准地”等创新实践,探索产业用地、矿业权供应方式改革。
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绿色低碳,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分类型完善资源节约政策体系。土地方面,实施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矿产方面,加强重点勘查区综合利用调查评价,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标准。海洋方面,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强化海岸线利用动态监测,推进海水淡化、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机制创新,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有效路径,制定盘活存量用地的政策措施。开展部分战略性矿产尾矿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已填成陆区域盘活利用,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
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司长杜官印指出,要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2024年7月,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绿色勘查工作:
一是明确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有关标准体系建设和项目实施要求,加大绿色勘查标准宣传培训力度。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绿色勘查技术装备水平,为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明确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实行更加严格的绿色勘查要求。针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不同场景,细化绿色勘查方法要求。四是明确项目场地生态环境恢复要求。将绿色勘查措施落实和项目场地生态环境恢复情况,作为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重要内容。五是明确监督管理责任。
累计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自然资源部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周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接近45%。矿产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方向,以健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找大矿、找好矿、找国家急需的矿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杨尚冰表示,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的源头。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地质找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绿色勘查工作。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找矿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绿色勘查要求,部署95个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发布《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行业标准,开展培训和推广,提升地质勘查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完善标准规范,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绿色勘查工作,在高水平环境保护中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推进地质勘查工作,找大矿、找好矿、找国家急需的矿,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表示,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自然资源部立足职责定位,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规划计划、标准规范,聚焦“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十三五”以来,部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45万亩。
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未来,要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 ( 绿色矿山网 2024年08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