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时间:2024/3/29 10:52:09

    2017年,全国总工会印发《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总工办发〔2017〕19号),正式明确“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提法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技能大师工作室”提法。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都给予了肯定。基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提出较早,实施面较广,我向文心一言提问“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关问题,下面是问答实录:
    一、什么是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一个以劳模和工匠来命名,以劳模工匠为主要带头人的创新平台。该平台旨在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作用,带领和团结身边的同事,共同展示劳模工匠的精神、技能,并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
    在人员组成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由在岗劳模、岗位技术能手、先进部门负责人、公司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等成员组成,他们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解决工作现场难题、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为目标。这些创新活动往往围绕具体产业或技术领域展开,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有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聚焦无人机和医疗器械产业,以法律和技术为武器,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出海的护航者”。还有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施工技术创新服务生产经营创效”为宗旨,以“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为主要研究方向,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总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一个汇聚智慧、展示技能、推动创新的平台,为劳模和工匠人才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也为所在单位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和评选标准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及评选标准主要依据各个单位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但通常会包含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一)管理办法。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明确创新工作室的组织架构,包括负责人、核心成员和辅助人员等,并规定各自的职责和权利。
    工作目标与计划:制定清晰、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包括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方面,并定期检查和调整。
    项目管理:对于工作室承接的创新项目,要有明确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规范,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
    经费管理:规范经费的申请、使用和管理,确保经费用于创新活动,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成果管理与转化:对创新成果进行登记、评估和推广,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交流与合作:鼓励与其他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考核与激励:定期对工作室和成员进行考核,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大家持续创新。
  (二)评选标准。
    创新能力:考察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和贡献。
    团队建设:评估工作室的人员结构、协作氛围、团队凝聚力等。
    成果效益:分析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
    示范效应:考察工作室在所在单位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工作室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看其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评选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行业或单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会围绕上述核心内容进行制定和实施。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能够高效、有序地运作,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三、评选标准具体是怎么样的?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评选标准具体涵盖多个方面,以全面、公正地评价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和贡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选标准:
    创新能力与成果:这是评选的核心标准,主要考察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和贡献。这包括工作室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否取得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团队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室的团队结构和管理模式也是评选的重要方面。这包括团队成员的技能水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是否合理,团队内部的协作氛围是否浓厚,以及工作室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场地设施与条件:创新工作室的场地设施、器材工具、专业资料等是否满足创新工作的需要,也是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涉及到工作室的硬件条件是否完善,能否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评选的重要考量因素。这包括创新成果是否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是否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等。
    示范效应与影响力:创新工作室在所在单位和社会上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也是评选的重要标准。这涉及到工作室是否能够带动身边同事共同创新,是否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创新工作,以及工作室的创新成果是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评选的重要方面。这包括工作室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动力和能力,是否能够不断推出新的创新成果,以及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选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行业或单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选标准。同时,评选过程应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四、这个评选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评选标准制定通常是一个系统且细致的过程,旨在确保评选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制定评选标准时可能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步骤:
    政策指导与依据:制定评选标准时,通常会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指导意见。例如,可能会参考国家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政府或行业组织对创新工作室的具体要求。
    实际需求与目标:在制定评选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创新工作室的实际需求和目标。这包括分析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以及其在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中的预期目标。
    行业特点与差异: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工作室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制定评选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差异,确保标准能够反映不同行业创新工作室的实际情况和特色。
    专家咨询与调研:为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选标准,通常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调研。这些专家可能包括技术创新专家、管理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等,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制定评选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准细化与量化:评选标准应该尽可能细化和量化,以便于实际操作和比较。例如,可以将创新能力、团队建设、经济效益等方面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公开透明与反馈机制:评选标准的制定过程应该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应该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对评选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和步骤,可以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选标准。这些标准将为评选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方案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方案应围绕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等核心目标展开。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搭建一个集技术创新、知识分享、经验交流于一体的平台,促进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推动所在单位的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升核心竞争力。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团队,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成立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与运行。
    设立创新团队,由劳模、工匠人才、技术骨干等组成,负责具体创新项目的实施。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创新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硬件设施与场地建设。
    选择合适的场地,确保创新工作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
    配置必要的研发设备、试验仪器和工具,满足创新项目的实际需求。
    建立图书室或资料室,提供丰富的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和网络资源,方便团队成员学习和交流。
  (四)制度与文化建设。
    制定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创新活动的流程和要求。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鼓励团队成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分享。
  (五)创新项目与成果推广。
     结合单位实际需求,确定创新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项目的实施和完成。
    对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积极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提升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广创新成果,扩大单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培训与人才培养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高层次人才计划、职称评审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建立人才梯队,通过导师制、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
    通过以上建设方案的实施,可以推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健康发展,为单位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热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是否需要第三方咨询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确实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咨询。第三方咨询在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提供专业、客观、全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确保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第三方咨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专业的评估与建议:第三方咨询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对创新工作室的建设需求、目标定位、资源配置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
    帮助规避风险:在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第三方咨询机构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帮助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
    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化:第三方咨询机构可以协助创新工作室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内外部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提升建设质量:通过引入第三方咨询,创新工作室可以借鉴外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避免走弯路,提升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第三方咨询机构时,应确保其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实力,能够真正为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服务。同时,创新工作室也应保持自身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对第三方咨询的建议进行审慎分析和选择性吸收。   尹俊涛  2024-03-24 北京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