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规划将粮食安全提高到战略层面,“藏粮于地”也被确立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粮食生产根本在土地,本文从“藏粮于地”的视角出发,指出守住耕地存量、开拓耕地增量、保持耕地健康、提升耕地品质4条路径选项,分析国有地勘队伍的运行状态,提出国有地勘队伍在服务“藏粮于地”战略中具有可即时投入利用、服务可达性好、深度理解、技术方法相似相通4个适配点位,综合认为我国地勘队伍力量雄厚,在为国家夯实粮食安全产业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关键支撑等方面大有可为。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民以食为天,食物供给安全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囿于自然环境限制,外加人口数量庞大,粮食供给安全是中国必须长期严肃直面的重大课题(任嘉,2022;王振霞,2022),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十四五”规划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明确,“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也被确立为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措施。粮食生产根本在土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从“藏粮于地”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独有的力量雄厚的地勘队伍的历史现实,尝试分析地勘队伍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可以也应当发挥的作用。
1 “藏粮于地”的路径选项与存在问题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可以经济地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才可称为耕地。广义上的土地具有自然属性,是表生地质作用的产物。耕地是在自然土地的基础上,融入人类的智慧和劳动改造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耕地也是人造产物。造地是人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体现之一。
“藏粮于地”的本质就是保有一定面积的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是从土地角度所表达的粮食产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粮食总产能的最基本因素。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逻辑清晰而简单,即:守住耕地存量、开拓耕地增量、保持耕地健康、提升耕地品质。鉴于中国的特定国情,只有全方位发力才有可能达成该战略的既定目标。
1.1 守住耕地存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既明确了相关职责也厘定了政策底线,但守住底线任务艰巨,需要具体配套措施来保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镇化率提高、经济发展尚有很大空间,耕地占用不可避免,因此为了守住红线,政府出台了占补平衡等有关政策。由于比较效益差异,在利益驱动下,占优补劣和实占虚补的问题随之产生。农业尤其是种粮比较效益差,使得地方政府缺乏严格监管的动力,在对“主产区利益补偿”不足时,甚至会与有关占用主体联合绕开监管。为实现守住红线目标,在中央层面设立一支精干高效能实时实地监管的常备专业队伍,是一项值得探讨的可行政策选项。
1.2 开拓耕地增量
即开荒种地。建国以前的南泥湾行动,建国后的“农业学大寨”、北大荒开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仅在开拓耕地增量、增加粮食产能方面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经过长期的农业发展,易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多(王寿成和周园园,2010),但凭借中国当前的技术能力、经济实力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可供开拓的空间依然是可观的。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马洪超,2023)。此外,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西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荒漠化区域,具有耕作适宜性的土地约有37万 km2(何英彬等,2010)。
对于开拓耕地增量,开发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保证粮食安全才是排在首位的。少量开发无助于解决问题,成规模开发需要整体规划、大规模资金投入、特定技术支撑等配套措施,农户或者企业由于缺乏积极性也难以胜任这项任务。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来承担这一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现实的需要。
1.3 保持耕地健康
耕地健康问题产生的形式主要有:(1)自然侵蚀导致地力降低造成产出减少;(2)连续单一作物种植、高强度生产导致耕地退化使得产出减少;(3)工矿业生产等人类活动造成耕地污染导致产出减少、品质劣化(甚至收获的粮食失去食用价值)或者二者兼具。针对各类耕地健康问题,有关技术措施种类较多且较为成熟,同时在当今科学技术水平下,为应对新问题研发针对性的新技术也非难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及时把握耕地的健康状态,实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目前我国耕地健康诊断工作通常以国家专项的形式开展,存在诊断工作不定期,普查方案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的缺点。耕地需要及时体检、动态监测,不定期的普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解决耕地健康问题目前制度供给不足,也需要常备专业技术队伍支撑。
1.4 提升耕地品质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笔者认为应当立足系统思维、从总体产出角度思考。提高单产固然重要,但扩大适于机械化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耕地面积更为关键。小地块、单农户、精耕细作、亩产高、效益低的模式难以为继也不应再倡导鼓励,大地块、集约经营、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田管、产出总量大、总体效益好的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工程化、规模化改造利在千秋,是时代发展所需,但也要量力而为、渐次而行。这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专业化队伍的支撑。
开拓耕地增量、提升耕地品质,是福及子孙、长荫后代的举措,也是需要久久为功的战略行动,应当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在房地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已经相对充分的背景下。
2 国有地勘队伍运行状态
全国地质勘查队伍共分为4大部分:(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所属的油气地质勘查单位;(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矿山地质总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等中央管理的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3)31个省(区、市)隶属于省级政府、省级自然资源厅、省级国资委等属地化管理的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4)其他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2022年,全国统计调查2919家地质勘查单位。其中,油气地质勘查单位4家;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2915家(自然资源部,2023;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2023①)。
油气地质勘查与开发为一体化运行、其他地勘单位业务多元且隶属复杂,与本文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密切,后文将不再述及。本文将限定的讨论对象简称为“国有地勘队伍”。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两类:(1)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共计227家,其中事业单位124家,企业103家;(2)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共计1075家,其中事业单位579家,企业496家。
(1)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共有在职职工4.22万人,其中:地质勘查人员2.19万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0.62万人;矿产开发人员0.18万人;其他人员1.22万人(图1a)。2022年总收入约400亿元,其中:地质勘查收入占比26%;矿业权转让收入占2%;工程勘察与施工收入为37%;矿产开发收入2%;其他收入33%(图1b)。
(2)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共有在职职工20.53万人,其中:地质勘查人员10.36万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3.00万人;矿产开发人员0.80万人;其他人员6.38万人(图2a)。2022年总收入约1570亿元,其中:地质勘查收入占比21%;矿业权转让收入占比不到1%;工程勘察与施工收入占33%;矿产开发收入5%;其他收入为41%(图2b)。
地质勘查是国有地勘队伍的主业,工程勘察与施工、矿产开发(包括矿业权转让)为延伸业务——是相关多元化业务,其他业务种类繁杂——是非相关多元化业务。
国有地勘队伍的基本特征可以简要概括如下:(1)规模庞大。单位总数1302家,在职职工24.75万人。(2)层位高。属地化管理的队伍均由省级政府管理,中央所属队伍由自然资源部、国资委管理;队伍设立时均为事业体制、机构规格通常为县处级或者司局级。(3)基地分布广泛。全国地级市以上基本全覆盖。(4)技术力量雄厚。以中央管理队伍为例。在职职工中,地勘人员2.2万,技术人员占1.7万,其中高级技术人员0.7万、中级技术人员0.7万。(5)具有优良传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传承良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2日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回信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地质队员继续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同时国有地勘队伍也存在令人忧心、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面,主要表现为:(1)主业不突出。24.75万职工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12.55万,只占1/2左右;总收入约1970亿元,主业收入占比不足1/3。聚焦主责主业实际上难以实现。(2)运行效能不佳。全员人均年产出(收入)不足70万元,主业从业人员人均年产出不足40万元。
从全行业看,本质就是供给过剩。市场出清在本行业失效了,主要原因就是事企职能混合运行所致。近年来,行业也在努力推进转型发展,但从上述数据看效果不理想,前路不清晰、前景难乐观。
同时,优秀的队伍低效运行,大量高层次人才半工半闲,优质资源隐形低效配置。与低效运行相对应的是职工收入偏低,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难以提升。
仅靠地勘队伍自身来解决问题,笔者认为既不现实也难言公平,需要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来解决。可以赋予地勘队伍一些新职能,让这支具有优良传统、也为共和国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队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再立新功。
图1 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人员结构(a)与收入结构(b)
图2 属地化的地勘单位人员结构(a)与收入结构(b)
3 国有地勘队伍服务“藏粮于地”战略的适配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质工作领域从基础地质、矿产地质,不断扩大到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环境、生态等各方面,当前地质工作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引的多领域服务发展。中国地质勘查业务在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后,也辐射到了不同的行业。地质勘查只是传统的称谓,实质上已具备“大地质”的内涵。“大地质”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海洋地质、军事地质等。技术方法主要有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从接触方式划分,主要有低空、近空、远空的对地观测、地表人员直达的踏勘、地下的钻探与坑探等。
国有地勘队伍服务“藏粮于地”战略的适配点位,包括以下4方面:
(1)一项可以即时投入利用的组织资源。国有地勘队伍建制完整、队伍完备、层位适当、管理有序、传统优良,具有奉献精神、熟悉野外工作特点、适应野外艰苦环境,现有产能部分闲置,可以即时投入。
(2)服务可达性良好。早期地质工作以人员直达方式进行地表地质调查为主,由此地质队伍在全国进行全面布局,甚至直接布局在县城乃至乡镇。服务“藏粮于地”战略实施具有地域性、长期性,同时全国性网络的存在也便于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3)具有深厚积淀、深度理解。现有地质队均有数十年的历史,针对所在区域的地质调查所积累的数据、信息非常系统、完整;自然的土壤是表生地质作用的产物,耕地的基本特性取决于形成土壤的物源,地质队对土壤的理解非常深入。认识的完整性、深入性超越了当地政府乃至本地长居居民。
(4)具备相似技术方法、相通技术手段。地质调查是对所关注的地质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外部效应的调查,土壤、耕地的调查也如此。耕地的开发、维护、改良是在此基础上的工程行为,事实上这也是国有地勘队伍既有的能力之一(限于篇幅不展开陈述)。
4 结论与建议
(1)“藏粮于地”战略的落实落地,必须在守住耕地存量、开拓耕地增量,保持耕地健康、提升耕地品质方面全方位发力才能取得实效。战略的实施是长期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达成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政府推进,也需要建设一支常备的专业化工作队伍来支撑。
(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升级,对地勘工作需求的减少是必然趋势。国有地勘队伍部分闲置的服务能力(产能)是国家财富,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国有地勘队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新时代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也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引和推动。
(3)支撑服务“藏粮于地”战略实施,国有地勘队伍建制完备、所处层级高、具有优良传统堪当其任。同时,国有地勘队伍既有的技术与服务目标匹配良好,工作基地遍布全国各地、服务随时可达,充分发挥其优势适得其所。建议在中央或者中央加省级层面通过在政策上赋予国有地勘单位特定职能或者在建制上直接划转部分国有地勘单位的方式,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规模适度的专业化队伍,支撑服务“藏粮于地”战略实施,以达成战略目标。
(4)建议将开拓耕地增量、提升耕地品质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进行探讨。 ( 矿产勘查编辑部 2023-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