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到榆考察一周年之际

时间:2022/9/14 9:37:21

    最是一年秋好处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到榆考察一周年之际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硕果盈枝又至金秋。这是五彩缤纷的时节,天地之间处处洋溢着丰收和喜悦的味道;这是鼓足干劲再出发的时刻,人们内心深处充盈着宁心静气的回味与思索;这是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榆林儿女精神抖擞、昂扬奋发。

    9月12日拍摄的榆溪河生态长廊榆林高新区段(无人机照片)。记者 刘继远摄一年前的这个时候,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西考察,在榆林的企业、农村、学校、革命旧址等地留下了足迹。一幕幕动人场景、一句句深切叮咛,牢牢镌刻在榆林儿女心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榆林新时代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要深入调查研究,摸准情况、吃透问题、找到办法、总结经验,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殷殷嘱托,谆谆教导;念兹在兹,厚望如山。斗转星移,四季更替。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实干者不会任由时间白白流逝。过去一年,方向更明、决心更大、干劲更足的榆林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坚持以解放思想引领发展破局,以改革创新厚植发展势能,以再接再厉抬高发展底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深学细研中,前行之路豁然开朗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采取理论阐释、宣传宣讲以及层层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等方式,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领航灯塔。在持续的深学细悟中,“双碳”困惑和“两高”迷茫开始破题,高碳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之路日渐明晰;解决“一煤独大、煤主沉浮”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思路逐渐理清;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疫情反复冲击和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升;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着力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坚持推动产业体系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多级支撑和创新驱动转变的共识进一步凝聚。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共榆林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实施意见》,以思想观念革故鼎新、科学战略指引方向、宏伟事业振奋精神、美好愿景凝聚人心,全面聚焦“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目标,围绕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构筑黄河中游生态屏障,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等重点工作,知重负重、唯实唯勤,砥砺前行。笃信笃行中,交出合格的“榆林答卷”一年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和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效统筹、精准发力,守牢了安全底线,稳住了经济大盘。特别是以快制快、坚决打赢了神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而在此过程中,各级干部队伍的作风得到了锤炼、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得到了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也得到了提高,也为榆林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35.18亿元、增长7.9%,在经济体量进入全国城市50强的基础上,持续在助企纾困、稳定工业、扩大投资、提振消费等方面精准发力,2022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2022年1至7月份全市共生产原煤33331.39万吨,同比增长6.0%,生产原油646.07万吨、天然气128.19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安全供给贡献了“榆林力量”;在完成营造林及种草约100万亩,推动底色从“浅绿”走向“深绿”的同时,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实现PM2.5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国控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二,榆林的绿色“家底”更加殷实;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启动实施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一年间新增城镇就业近3万人,完成城市更新项目50余个,同步开展城市净化、绿化、美化行动,推动中心城区强功能、补短板、提品质,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市级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超10亿元,实现了巩固成果上水平,乡村振兴开新局;市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非遗项目走进校园成为中小学生们的课间操,每年数以百计的演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丰富的文体活动让人们演有舞台、乐有场所,红色革命遗址前比肩接踵、人人心潮澎湃。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革命豪情激荡人心,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同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遵守和践行的行为准则。接续奋斗中,把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一年来,在对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指引和谆谆教导的践行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用可以看到、可以感知的事实和成绩证明,奋力实干者必有所进,勇于创新者必有所成。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途中,一年只是开头,未来征程漫漫。9月8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并举行专题研讨。市委书记张晓光明确指出,要感恩奋进,接续奋斗,坚定走在前列的信心,锤炼扎实过硬的作风,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就是要进一步学深悟透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核心要义,自觉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榆林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要进一步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工作,对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到榆的每一句话,坚持做到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要进一步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榆林的关怀厚爱,从中汲取感恩奋进的不竭动力,不断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要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高质量发展“一盘棋”稳中有进。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走在前、作表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解放思想的新境界推进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为全省贡献更多改革创新的“榆林经验”。要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榆林擘画的蓝图,作为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行动指南,再接再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下去。

    最是一年秋好处,击鼓催征再出发。

    梦想要由实干托举,使命必经奋斗成就,对过去的回望和总结,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都如同嘹亮的号角和激越的战鼓。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新起点上,385万活力澎湃的榆林儿女,也必将以牢记嘱托的坚定信念,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榆林资源规划订阅号 2022-09-13)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