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式开采对提高资源开采率、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实施7年来,全国充填开采的煤炭产量仅约800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0.2%。近三年新增煤矸石产生量约为6.5亿吨,而用于井下充填仅占3%左右。”近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国家能源局反馈督察情况,其中直指煤矿充填开采面临的严峻现状。
实施充填开采,兼具提高矿井安全保障程度、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保护和改善矿区环境等作用,可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样一项行业认可、政策支持的好技术,推广应用却长期遇冷,原因何在?“叫好难叫座”的局面如何改观?
具备多重效用,但使用者寥寥,增加成本,效率受限是最大制约
《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充填开采、以矸换煤,为“三下”压煤和边角残煤等资源回收创造安全生产条件。其中,中厚煤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对比目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使用充填开采,一个工作面年产100万吨煤,已经算产量很高了。对比西部矿井,动辄年产500万、1000万吨以上,效率实在有些低”“相比常规方式,充填开采工序多、要求高,推进速度过快又可能影响充填效果,耽误不少时间”“近几年,企业徘徊在利润边缘,真金白银的投入能免就免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矿井不愿尝试存在多种理由。
成本增加、效率受限——这是推广受限的主要因素。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王方田表示,充填开采需将材料填充到采空区,新增工序、人工、设备及材料等,导致吨煤开采成本增加几十到百元以上不等。因工序增多、时间增加,生产效率难免受到影响。比如过去一个工作面一天推进10米,使用充填开采可能直接减半。“煤炭品质优良、经营状况好的矿井,尚且可承受。对于经济效益欠佳的煤矿,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充填开采积极性大大减弱。”
上述人士还称,煤矸石是重要的充填材料。但很多矿井在设计之初,并未规划井下矸石处理系统,新增充填材料制备、运输、投料等多道工序,系统建设和设备购置又是一笔成本。“我国煤矸石堆集量与‘三下’压煤量的分布正好相反,长途运输在经济上不可行。若不能找到合适、充足的材料,充填开采的规模化和长期性也大打折扣。”
企业自身观念与认识亟待扭转
贾章伟也称,因初次尝试、缺乏经验,前期出现对充填工序不熟悉、充填时间衔接不及时等状况,造成开采周期长、消耗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但实践证明,成本与效率问题并非无解。“我们围绕降本增效做了大量工作。比如,精确测算生产流程所需的时间,既可缩短充填过程,还能避免过多投入物料;根据井下实际情况,专门研究充填材料配比,一个循环粉煤灰用量每立方米平均降低约140千克,节约充填用电量11度。各个环节都有文章可做,每道工序省一点,吨煤成本由此降低20%-30%。下一步,我们将争取更大节约空间。”
(中国能源报,煤科之声 2021.2.12 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