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下的地球科学文化发展路在何方?
时间:2015/2/7 13:55:19
由中国地质学会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与中国地质图书馆共同举办的“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今年,该活动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地质调查工作发展”。与会专家更多关注的是,在地勘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全社会价值观悄然变化的新的群体意识形态下,地球科学与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否应该有更大范围的延展、有更深层次的发掘、对其探求之路是否应该在一个更新的思路框架下进行。
改革为群体发展指明新方向
地球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地勘队伍的发展。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行业仅仅是在既定的任务框架下,完成国家、单位组织确定的工作任务。地勘单位包括所有成员一直是“执行者”的角色。而在市场经济风行的当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地质调查工作和地质工作体系深度调整提供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更多的地勘单位和个人希望从一种旧有的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为行业工作提供更自主地选择,使队伍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原国家计委国土规划研究所所长夏宪民表示,他从多年调查访问中了解到,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希望改革提供更好的业务技术工作条件,渴望出成果、能成才;项目负责人希望参加成员精干,轻装上阵,不愿背很多出不了力的员工;离退休职工希望共享改革成果,同城待遇公平;待岗职工希望改善生活;队长忙于找项目、找经费,以养活队伍,对事业单位分类希望进公益一类、保公益二类;地勘局长则在省(区、市)有关方面跑关系、求政府、争市场,以稳定队伍,希望事业单位分类中局机关“参公”。同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国土资源部各司局也都有自己关心的地勘业务,而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全国地质勘查工作规划》则缺乏体制机制保障。
近些年来,地勘资金比较充裕,完成勘查工作量较多,但取得的勘查成果并不相称,特别是勘查工作质量令人忧虑。
一篇名为“地勘单位改革与中国勘查产业组织构建思考”的论文数据显示,金属矿产的找矿成功率在上世纪50年代为1%,70年代下降到0.1%,80年代为0.05%左右。而油气矿产勘查探矿权登记面积430万平方千米,采矿权登记的面积仅为8万平方千米,反映了油气矿产找矿的成功率不高。而且,地勘行业投资大且投资周期长,发现一个中型规模的金属矿床,勘查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6000万元;固体矿产勘查投资每年每个勘查项目平均投资均在100万元左右。 一个中型规模的金属矿床勘查周期大致需要5年~15年。地质勘查发现矿床后,一般需要5年左右才能建成矿山。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提出,应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使地质勘查产业组织由不同层次的企业构成。
夏宪民认为,地勘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这是全局,是大趋势。实践已经证明大部分地勘业务可以通过市场运作,争取社会资金,取得更好的效果。地勘业要跟上振兴中华的“中国梦”的步伐,现在尤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做好地勘行业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为科学内涵增加新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在研讨会上表示,经过20世纪的大发展,我国能源、矿产、水资源遭到大量消耗,空气被污染,水被污染,食品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今后发展必须走新路,要依靠人才的智力,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路,否则可能会遭受到更严重问题。而人才智力的积蓄需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地质文化传统,要关注国家发展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保证;要重视我国地质实际情况的调查,重视对综合学科的研究概括和应用;要学习外国,但不迷信外国,敢与争鸣,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气氛。
他还强调,学习、继承和发展地学新文化,要做到有爱心,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关心国家发展大势,加强互助互爱;要有公心,为国家勇于承担责任,做实事,为国家分忧解难;要敢创新,不保守,不迷信;要有智心,要有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实际调查,不能弄虚作假;用多学科、多方法 进行调查与研究;要放眼世界,放眼全局,又不忽视战术问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布局,并突出强调其重要地位,确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此次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宋建军表示,新形势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地质工作的思考中;要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制定全国中长期综合地质勘查规划,统筹陆海地质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加快地质科技创新;要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从资源保障为主向资源、环境并重转变,从服务经济建设为主向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转变;要健全矿产勘查市场体系,完善矿业权市场,加快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勘查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勘查技术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地勘队伍重组;要创新地质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综合调查评价制度、探矿权评估和顺畅流转制度、地质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制度、公益性地质资料共享制度、注册地质师制度等。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具体实物载体,而在地球科学与文化的传承中,重要的角色就是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宣传联络部主任彭健认为,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符号,而地质博物馆事业是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地质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把“尊重自然,崇尚科学,传承文明”作为其追求的价值,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让收藏在博物馆的展品、陈列在大地上的地质遗产、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努力推进地质事业发展,彰显我国节约集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努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地球科学技术相结合、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文化自信,要在全球多元文化交融和资源角逐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理念,为提高国家软实力进行有益探索。
改革为文化自省提供新视角
国务院参事张洪涛曾表示,地质文化从狭义的概念讲就是“地矿精神”,包括常说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从广义上讲,它是地质行业团队精神、唯物理念、进取思想和科学探索的总和,特别是对日往月来、星转斗换、朝风暮雨、生老病死、春去秋来、万物更替的理解,乃至发自本能的思维、反应和行动。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黄娟则采用了“地学文化”的说法。她认为,地学文化广义上包括了地球科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人类开发、认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狭义的地学文化仅限于地球科学及其人文精神,前者是地学文化的基础,后者是地学文化的精髓、灵魂。
而关于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地质学是在直接引进西方建立的地质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快速建立起来的。因为秉承了西方的“科学血缘”,更多人愿意将“地质”理解为一门科学,认为它与文化关联甚少。但也有专家认为,地质文化始终与地质学科发展相伴共生,这与它的西方“科学血缘”并不矛盾。
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研究这一领域的文化要有更开放的视野,同时还要解决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就是要敲定针对这一领域的文化研究的固定的、统一的名称;要尽快明确这一行业文化总体框架,研究清楚它到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分支、分支之间什么关系;要对历史上,特别是近年来的这一领域的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集成,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概括出这一领域的文化建设可操作模式来指导实践;要在政府部门成立相关领导、组织、管理这一领域的文化的机构,或者成立相应的民间、社团组织,推进地矿文化研究与建设;要争取将这一领域的文化作为地质、资源、矿业类高校德育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新一代学子投身与献身地质事业的恒久精神动力;要增加这一领域文化的吸引力,把加强以“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研究与建设上升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使它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力量与精神财富。
会上,还有专家特别提出,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矿精神的内涵应当与时俱进。他表示,体现了地勘行业价值观念、共同理想和职业伦理的“三光荣”精神提出近30年来,已成为地质工作者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发扬地质队伍的优良传统、推动地勘文化建设、促进地矿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全行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改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地质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地质工作本身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对物质及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地矿行业来说,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最终是要实现找大矿的梦,实现国家富强的梦、社会和谐的梦,也要实现地质职工家庭和个人幸福的梦。我们要切实通过政策设计、做大做强地勘经济等办法来增强地勘行业的经济实力,改善并提高广大地勘行业职工的待遇,并努力使地质勘查工作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秘书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