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深处,有一群默默坚守的无名英雄——他们就是陕煤地质一八五公司地理信息中心的煤矿测量员。
作为矿山工程定位的 “眼睛”、井下指引方向的 “罗盘”,他们用专业与责任,守护着矿井之下的每一寸角落。每一次下井,都是一次向黑暗深处的勇敢奔赴。他们肩负全站仪与各类精密设备,步入幽深昏暗的巷道。井下世界狭窄崎岖,未知的地质风险常伴左右,但他们步履坚定,从未退却。
井下测量,犹如在无尽黑暗中绘制一幅精准地图。每一组测量数据,不仅关乎井下工程的顺利推进,更牵动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坐标、方位、高程、距离,每一项都必须精准无误。稍有差池,轻则导致巷道偏向、井下设备无法顺利安装,重则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然而,井下数据测量时刻受复杂环境掣肘,误差风险暗藏。潮湿空气会侵蚀设备部件,昏暗光线会干扰读数判断,狭窄巷道会限制仪器架设,生产作业产生的震动更可能导致数据跳变…… 即便挑战重重,也没有任何理由能动摇他们对数据精准的追求。
在扑面而来的煤尘中,测量人员纹丝不动,专注校准仪器;在深浅不一的积水中,他们稳步前行,确保测量点位准确;在生产作业的嘈杂声响里,他们心无旁骛,沉浸于数据计算。他们深知肩上责任千钧,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标准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测量前,他们都会反复校验仪器精度,细致调平对中,严谨核对基准数据;测量过程中,任何细微变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哪怕是小数点后三位的微小差异,也会被敏锐捕捉,随即重新测量、反复计算,直至数据完全符合标准。正是这份 “吹毛求疵” 的专注,让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勾勒出一幅幅清晰、可靠的 “地下蓝图”,为煤矿的开拓设计、生产规划提供了最坚实的数据支撑。近年来他们在多个煤矿井下长达10多公里的控制测量中取得精准数据,为煤矿生产布局提供技术保障,其成果获得部、省测量科技进步奖。
当矿工们在采掘面上挥汗如雨、奋力作业时,或许不会想到,自己脚下每一步的安全,背后都藏着测量员无数次的精准丈量:从确定采掘面的合理位置,到规划运输巷道的科学走向,再到实时监测矿井的地质变化,测量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地下深处默默发光发热,成为煤矿安全生产最坚实的后盾。他们虽不常站在光里,却是黑暗中的 “铸光者”;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如基石般稳稳托举着整个煤炭产业的发展。
煤矿测量员们,用汗水浇灌责任,用智慧守护安全,在地下深处谱写了一曲曲关于精准与奉献的赞歌。他们,是黑暗矿井中最亮的 “精准之光”。(纪成东 王晨晨 一八五公司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