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源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城西北约30km处,区划隶属孙家岔镇管辖。生产规模90万吨/年。在近年来的生产过程中,紧紧围绕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坚持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山生产、生活全过程,
矿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矿区主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地貌为主,地表多被第四系黄土和风积沙覆盖,在沟流两侧多有含煤岩系基岩出露。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给建设绿色矿山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今走近神木市朝源矿,看到的是一幅绿意盎然、干净利落的场景。可以看出,朝源矿上下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强化观念,让绿色发展理念“种”入心田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矿业发展模式,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和谐发展的重视。朝源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动煤炭企业从环保上来一次变革,把煤炭产业做优、做精、做强,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绿色发展,在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中再立新功。近年来,朝源矿加强“双碳”政策的普及和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培养碳排放监测、统计分析、核查、碳资产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植入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
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矿上利用调度会、班前会、宣传周、专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把培育和深化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创建绿色矿山的重要内容,让建设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绿色矿山意识深入人心,为矿山绿色发展营造持续稳定的人文环境。
基层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开展集体植树,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义务劳动等“绿色行动”,让建设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绿色矿山意识深入人心,激发广大职工参与建设绿色矿山的热情,全力打造“花常开、树常绿、水常青”的绿色矿山。
朝源矿在2022年对工业场地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的不同功能,进行了合理景观性绿化美化。现已基本建成花园式矿区。行政区、办公楼前及单身宿舍周围以美化为主,栽植了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绿篱,并辅以绿地。场区主干道两侧应以乔木为骨干树种,配栽灌木绿篱。机修车间、污水处理站等产生粉尘、噪声较强的生产系统四周以及办公楼、行政区、住宿区与生产车间之间以乔灌相配种植防尘降噪绿化带。工业场地四周种植了乔木林带并且起到了防风滞尘的作用。
科技赋能,生产链上“绿”意浓
科技创新节能降碳,是该公司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据了解,朝源矿生产链上全部采用具有节能标识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尽最大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投资建设了智能化矿山的集中管控系统,改变了以往矿山生产以单一分析数据控制生产运行的模式,将生产各工序各系统整合在“一张图”中,来实现集中指挥控制管理,有效提升了对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综合利用水平,使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矿上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区生态环境特征,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各煤层采用综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目前开采的2-2煤层,平均厚度1.9m,煤层倾角较小,根据本区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特征和矿井生产规模,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同时结合国内外综采发展现状综合考虑,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区回采率为88.1%。
目前开采2-2煤层的22104工作面,煤厚为1.5m~2.3m,工作面回采率97%。矿井通风系统采用全负压通风。新鲜风流从工作面运输巷进入,冲洗工作面后,乏风从工作面回风巷流入回风大巷。回采工作面的原煤→工作面运输巷中的带式输送机→1-2煤层带式输送机巷带式输送机→1-2煤溜煤眼→2-2上煤层带式输送机巷带式输送机→一水平煤仓→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地面。
生产过程中,该公司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建设规范完备的矿区排水系统和水处理设施,有效提高了矿井水利用率。矿山的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满足通风、运输、行人、设备安装和检修的需要,支护完好;工作面无较大面积积水、无浮碴、无杂物,材料堆放整齐。
生态优先,亮出绿色矿山新“颜值”
走进朝源矿,让人不禁感慨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放眼望去,4台环境监测电子显示屏幕设备装置,实时监测矿山生产、生活湿度、温度、PM2.5等信息数据,环顾四周是翠绿的草坪、蜿蜒的幽径,各种花草小树盎然招展,构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初步形成了花园式绿色矿区景象。
一是朝源矿于2021年10月,依据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的《神木市2020年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要点》(神资规发[2020]83号)和《关于矿山企业编制3~5年治理计划》的通知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神木市朝源矿业有限公司朝源煤矿生态修复规划设计书(2021~2023)》。该规划是在对朝源煤矿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范围进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后,结合2019年1月已公示《两案》,采用新理念、新方法,对矿区近期治理区环境综合治理进行统筹规划,是朝源煤矿近期(2021~2023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按照方案要求,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对复垦责任范围进行复垦,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程度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
根据《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神木市朝源矿业有限公司开设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基金专用账户,朝源煤矿截至2022年7月,累计提取基金额57904241.24元,累计使用基金额20334860元,已使用基金17604800元,未验收2730060元。
二是朝源煤矿严格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截至2022年,已完成(1)井田范围内绿化工程;(2)工业广场及进矿道路两侧绿化工程;(3)12101、12102、12103、12105工作面与原1-2煤采空区裂隙治理工程;(4)马连湾组沥青路道路维修工程;(5)12103工作面上方的河道疏浚工程;(6)12101、12102、12103共工作面上方呼家塔10kv输电线路与马连湾村低压线路输电线路维护工程;(7)搬迁房屋拆迁及土地恢复工程;(8)地质灾害与地面沉降观测;(9)地下水监测井工程;(10)朝源煤矿井田内12104、12105与22101工作面上方输电线路维修工程;(11)12104、22101工作面采空沉陷区地裂缝填充工程;(12)塌陷区土地平整工程;(1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等;共投入资金1760.48万元。恢复治理后的场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符合《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目前已经进行复垦后的各类场地,整体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地形与周边环境和小区域地表水系协调,地面坡度符合水土保持和岩体稳定的要求。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治理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三是朝源矿成立了地环与土地复垦治理专项小组,编制了年度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在厂区安装了台自动化监测控制基站,在采空区地表安装了8台自动化监测设备以及配套的埋石桩监测点,通过位移监测分析软件实时监测采空塌陷影响区,将数据及时上报煤矿地测科进行汇总,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同时在矿区西南部设立1口水质监测井,地测科对井下涌水量进行日常监测,定期上传相关数据。
四是朝源矿坚持“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在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扶贫帮困、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赢得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赞誉。助力扶贫攻坚方面,矿自成立之初,就本着立足地企和谐,实现互惠双赢的发展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等工程;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扶贫攻坚号召,组织走访慰问帮扶五保户、贫困户,切实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几年来,矿上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原则,紧密结合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对治理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剥离物按规定进行堆置、复垦处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生产同步发展;先后在生产生活区周边种植松树、紫叶李树等景观树6万余棵,完成生活区、厂区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设备安装局部密封罩、除尘排气筒,配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等环保设施;物料密闭运输,出入车辆及时清洗,定时、定线洒水降尘,实现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绿色矿山发展新格局。(协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