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然资源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积极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新疆以规划为引领,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序规范沙化土地治理;四川开展专项保护行动,以岸线治理为抓手,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青海全面谋划草原保护建设利用, 构建综合立体的保护发展新格局……在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地努力下,风沙退、江澄澈、 草如茵,一幅绿意绵延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此时,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地区守护美丽中国的真情告白。
新疆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
绿意绵延风沙退
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份。近年来,新疆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在沙漠前沿、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外围积极开展荒漠防治工作,构建防沙治沙三级防护体系,有力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葱茏,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如今,新疆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改善,沙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293.36万亩、36.42万亩,首次实现面积“双缩减”和植被盖度、固碳能力“双提高”,荒漠生态系统稳中向好。
强化防沙治沙顶层设计
为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张,新疆全面加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管控。近年来,新疆自然资源系统充分发挥职能效用,持续强化沙区及沙化土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严守沙化土地管控底线。
“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签订‘十三五’‘十四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在任务上逐级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据悉,“十四五”期间,新疆将沙化土地治理纳入各地(州、市)林长制考核内容,压实各级政府(行署)主体责任,加强分布于天山南北的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有序规范沙化土地治理。
此外,新疆加强顶层设计,启动防沙治沙地方性法规修订,稳步推进《新疆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新疆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等规划编制,从地方性法规和规划层面接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统筹推进沙害区域治理
多年来,新疆依托中国科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重点国家实验室、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等单位和平台,开展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和治理研究,精准防治沙害区域。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开展的荒漠化防治为例。该所先后部署开展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等12个示范基地,所里从事风沙环境与防沙治沙研究长达40余年的研究员雷加强,研发出流沙地咸水灌溉造林等创新方法,领衔设计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绵延436千米,首创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绿色走廊。
系统治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年来新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工作。新疆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以来,新疆先后启动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推进区域内荒漠化、沙化土地等在内的生态类型修复治理。与此同时,新疆加快开展重点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动林权类登记资料移交数据整合与信息共享;积极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统筹荒漠化 综合防治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全过程监测评价。
如今的天山南北,“增绿”效果显著,有效遏制了农牧区和绿洲边缘荒漠化扩张。
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近年来,新疆厅严格执行沙化土地封禁与保护工作,以申建卡拉麦里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等为契机,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一方面,降低保护区及周边风蚀量、起沙量,减缓沙丘移动及周边沙化蔓延;另一方面,限制保护区人为活动,维持动植物生态稳定性、多样性。截至目前,全区设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3个、808.95万亩。
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新疆沙区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得到不断强化。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全区沙化土地平均植被盖度提升1.12个百分点,其中植被盖度大于40%的沙化土地增加4140.51万亩;近50年来,全区平均年沙尘天气整体呈减少趋势。
良好的生态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区沙化土地种植林果等经济植物面积达3533.33平方千米,带动种植、加工、贮藏、运输等产业链发展延伸,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川宜宾开展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江澄澈水流清
四川人对于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数千条大小河流从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秦岭等山脉奔涌而下,纵横交织的河网,如同大大小小的血管,激情膨胀,冲积成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造就了“千河之省”“天府之国”。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近年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四川省宜宾市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抓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走出了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发展的 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
8月伊始,宜宾三江口,江风习习、碧波荡漾。这里被称作长江干流“零公里”,滚滚长江自此奔涌向前,出三峡、过平川、入东海。
“宜宾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全省第一,矿山数量较多,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2014年,宜宾启动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持续排查整治沿江流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按照“挂账销号”和“一矿一策”原则,深入矿山指导,帮扶企业落实复耕复绿、降尘抑尘、错峰减产停产等整改措施,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六不准六必须”和“边开采、边修复”要求,履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与此同时,在四川厅的支持下,宜宾局坚持项目带动,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累计完成恢复治理面积7100余亩,有效改善和修复了矿区生态环境,让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有效助推长江第一城的绿色生态发展。
如今,长江两岸,草木葱茏,江水澄澈,随处可见蓝天白云。一江清水在阳光的折射下,映照出宜宾绿美和谐的生态变化。
从“化工围江”到“绿色护江”
2018年的一天,一声巨响,高120米的烟囱轰然倒下。这是宜宾天原集团等5家工业企业3000多亩老厂区内的最后一根烟囱。
宜宾是老工业城市,曾一度面临“化工围江,污染绕城”的问题。近年来,宜宾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有序引导长江沿江企业搬走或关停。天原集团原厂区距离长江岸线不足100米。2019年,宜宾根据长江生态保护要求,明确在远离长江1000米以外进行新的产业规划和园区布局。搬迁后的天原集团在做精做细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转型发展先进锂电材料、绿色新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宜宾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以“一白(白酒产业)一黑(煤炭及煤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为促进这些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转型,近年来,宜宾积极优化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各类产业空间各得其所、发展空间有序利用,助力宜宾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如今,效果逐步显现:自2019年以来,宜宾连续三年GDP增速全省第一,2021年成为川南唯一、全省第三个GDP跨过3000亿元台阶的城市。“按照规划,到2030年,宜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将得到系统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生态环境质量和国土安全水平将全面提升。”宜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站在三江口远眺,白塔山上一幅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宜宾人民的共识: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振兴。
青海强化生态修复构建草原保护新格局
碧空如洗草如茵
青海省草地总面积3947.0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6.66%,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头、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功能,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因自然条件严酷,草原生态较为脆弱,保护修复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青海深入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三年行动,青海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发挥职能效用,制定草原保护修复具体措施,并将草原保护工作全部纳入林(草)长制体系,构建草原保护新格局,形成草原保护管理的全覆盖、全贯通。
构建草原生态保护新模式
青海草原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草原资源永续利用,近年来,青海制定并实施加强青海省草原保护修复22项具体措施,形成草原地方性法规1部、规章2部、青海地方标准61项、行业标准2项,夯实依法治草基础。
依据不同地区草原功能定位和退化特点,青海采取精准治理措施,以退化草地治理为导向,相继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退牧还草工程等重大项目,累计投资91.05亿元,治理黑土滩992.35万亩,改良退化草原9493.7万亩。采取混播种草、多农艺组合等技术,提高植被稳定性,打造高原、高寒、高海拔矿区种草复绿典范。开展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园内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形成“人工草地+舍饲养殖+生态旅游”的草原生态保护发展新模式。
经过不懈努力,青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2年的54.22%提高到2021年的57.8%,每年约2.45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2.2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
系统谋划草原保护与利用
草原是青海广大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家园,也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青海省相关部门系统谋划草原保护新格局,将草原工作全部纳入林(草)长制体系,建立省、市州、县市、乡镇、村五级林长体系,建成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依照青海草原资源禀赋和功能区划,印发实施全省草原保护修复、草原利用、草业发展及自然公园发展等3个规划,系统谋划全省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让全省草原管理体制更健全,保护修复目标更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更清晰。
如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规划发展的战略重点也由以经济目标为主,转变为以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
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的青海苏吉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国家林草局公布的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之一。自2020年起,当地积极探索草原保护和牧民增收共赢的路子,整合13户农牧民草场,成立生态牧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开展民俗体验、野营露宿等生态旅游项目,既保护了环境,又让牧民获取收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为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处处长张洪明介绍,下一步,该局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
何伟 赵蕾 王丽华 i自然全媒体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