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地灾防治亟待打造“升级版”

时间:2020/11/17 10:28:28

      核心提示
  2020年汛期,我国多地持续遭受强降雨,一些地方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引发的地质灾害数量远超往年。严峻的汛情检验着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在“灾害总数多,人员伤亡少”的年度地灾防治成绩单里,哪些方面取得成效?哪些新问题亟待破解?面对极端气象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如何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地灾防治工作?请看专家们的分析建议以及各地的经验做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是直接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重要工作。今年汛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遭受强降雨,一些地方降雨量甚至达到百年一遇、超过历史极值,引发的地质灾害数量大大超过往年同期。猛烈的汛情就像一个“放大镜”,检验出了防灾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面向未来。如何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地灾防治工作?业内专家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应对极端气象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在解决大量新生突发地灾的同时,开展地灾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价,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的防灾新模式,不断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

       暴雨考验,“人防+技防”成效突显
  今年1月~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771起,造成139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9.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地灾发生数量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26.6%和80.9%,死亡(失踪)人数减少32.5%。与前5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灾数量增加14.1%,死亡失踪人数减少46.5%。
  灾害总数多,人员伤亡少,是今年汛期地灾防治工作的总体特点。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十三五”以来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体系的不断提高完备,地灾调查、监测、预警科技水平能力大大提升,避让搬迁、工程治理等项目有效实施,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今年1月~10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522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7491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重庆市今年汛期共遭遇11场暴雨天气过程,是常年同期的1.5倍,綦江、秀山等地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市共发生415起地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倍,为近5年来最多。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汛期全市共出动了1.5万余名“四重”网格员,实现对隐患点全覆盖巡查排查;55处专业监测、560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4300余处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在汛期投入使用。“人防+技防”让重庆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同样,依托“人防”、加强“技防”,湖南省在多轮强降雨天气下成功避让41起灾害,避免伤亡1131人,为百姓撑起了“安全伞”。
  “‘十三五’时期,尤其是2018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后,科技防灾力量得到了加强。”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表示,这是今年汛期防灾成效良好的原因之一。他介绍,去年研发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已经在全国开展了实验,同时还带动了一些省份主动加强科技手段,对隐患点进行专业化监测。
  目前,科技手段正逐渐成为防灾工作的重要支撑。在云南腾冲、四川茂县、重庆云阳、陕西略阳、湖北十堰、广东下坝等地,还在实验阶段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经过了主汛期的考验,成功预警四川省茂县细口村星空地滑坡、陕西略阳县官地山村小石碑子滑坡等15起地灾,避免了366人伤亡。
  在降雨集中、防灾最艰难的时刻,自然资源部连续派出多个专家工作组赴地方指导防灾工作,成功预警、处置了多起灾情。贵州、湖南、四川等地投入大量人力,基层乡镇干部和群测群防员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灾模式,比如,浙江省组织开展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以专业服务提高了基层防灾能力。     

      问题暴露,监测盲区大量存在
  在“七下八上”主汛期,川、贵、渝、皖、陇等地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引发了大量新生突发地灾。据统计,7月和8月发生的4442起地灾中,有2444起地灾发生在已知隐患点之外,给防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照近年来的数据,这一现象十分普遍。对此,殷跃平表示,地灾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着的,防灾工作也在逐渐深入。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像警察抓坏人一样,已经被识别出的隐患点就被关进了“监狱”,所以每年出现的新的“坏人”,肯定都是在“监狱”之外的。
  业内专家也指出,以往清查隐患点,主要依据是地形坡度、地质结构等因素,据此初步推测可能会发生地灾的,或者是发生过地灾的,才将其纳入隐患点,并未将强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动态变化因素考虑在内,而且过去两次调查受到技术手段、调查精度等因素的限制,有大量的地灾隐患并未被发现。
  另一方面,目前重点防灾措施均按照隐患点来部署安排,对于具备孕灾条件、地质结构复杂、尚未发生灾害的区域,仅被划为地灾易发区域,并未安排相应的防灾手段。而统计数据表明,大量新生突发地灾就发生在这些已经划定的地灾高、中易发区域内。2016年~2020年,全国地灾高、中易发区域内发生的地灾数量占总数量的90.4%。
  “近5年,有97%的地灾是发生在农村居民点。”殷跃平说,大量发生在农村村组、房前屋后的地灾具有随机性、隐蔽性,给准确识别和防范带来了极大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有大量灾害在发生前并未被识别并纳入隐患点的原因。
  此外,地灾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和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据统计,发生灾害的隐患点中,只有不到1%开展了专业监测,大量的地灾隐患点都以群测群防为主。而今年汛期高强度的防灾工作,令基层干部和群测群防员身心俱疲,暴露出了人防的短板。另外,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还存在着样本库不够、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应对挑战,专家力推“双控”模式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成为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着眼未来,如何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主动应对极端气象条件对地灾防治带来的风险挑战,提升灾害的防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破题风险防范,自然资源部启动了新一轮地灾隐患识别与风险调查评价,除了更加精细化的调查,还引入了风险管控的理念。
  “风险调查的目的就是识别出尽可能多的地灾隐患与潜在风险。”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所张勇博士说,此次风险调查评价与1999年、2005年开展的地灾调查有所不同。首先是采用高分辨率光学和干涉雷达(InSAR)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和激光(LiDAR)观测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以精细化调查推进地灾隐患的早期识别。其次是从地质本底出发,开展孕灾地质条件调查,摸清什么样的地质条件会孕育什么样的灾害,查明风险底数。最后是划定地灾风险区域及等级,以地质条件叠加气象资料划定地灾风险区,同时根据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定出极高、高、中、低四个风险等级,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目前,张勇团队已经完成了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的县域地灾风险调查评价,划定了地灾风险区。“这一轮的调查结果不仅服务于防灾减灾,还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
  业内专家指出,只有将对隐患点的管控逐渐转变为隐患点加风险区的“双控”模式,才能跳出目前这种“就点管点”的工作方式,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灾。
  目前,浙江省已经全面启动了地灾风险管理试点工作,将在地灾风险管理制度、方式方法、标准规范等方面先行先试。湖南省已部署全省89个地灾高中易发县市区的1∶1万地灾调查和风险评价,完成了4个试点区域调查和风险评价。
  除了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调查,早期的监测预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殷跃平表示,下一步要加强5G和GNSS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普适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预警智能化水平。同时,在农村地区扩大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实验范围,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杨旋)

       四川:“普适型”防灾设备立大功   
  “警告!警告!山体滑坡,请立即转移……”
  一阵阵急促的预警撤离信号声打破了凌晨4时的夜空,8月16日,位于四川省茂县渭门镇细口村星空地不稳定斜坡附近的报警器不断发出预警。村民们被“刺耳”的预警声惊醒,20户98人在村镇干部带领下撤离到安全地带。2小时后滑坡发生了。 “多亏了新安装的监测设备,我们才躲过一劫。”村民杨忆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杨忆平说的专业监测设备,是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试点推行的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今年,四川在丹巴县和茂县试点500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在8月10日~18日暴雨最猛烈之时成功预警多起灾害,成为今年四川科技支撑地灾防治工作的亮点。
 “四川省现已摸清3.4万处地灾隐患点,构建了5万人的群测群防队伍,初步形成了地灾科技支持保障体系,全省每年因地灾伤亡人数从90年代末的几百人降至最近几年的个位数,可以说地灾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近年来,随着极端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加剧,突发性地灾增多,且由城镇向乡村转移,呈现随机性更大、隐蔽性更高和累计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为此,四川省加大科技防灾力度,选择地灾隐患较重的丹巴和茂县实施普适型监测预警示范建设项目。“茂县位于‘5.12’地震灾区,全县有地灾隐患点1296处,受威胁人数达4.8万余人,是四川省在册隐患点最多的一个县。丹巴的985处地灾隐患点分布在河岸深切峡谷区且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四川厅地灾防治处工作人员刘洋介绍。
  四川厅组织专业单位对丹巴、茂县区域内地灾隐患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灾防治院组成工作团队,指导茂县、丹巴开展监测工作。“这次安装的设备聚焦降水和地表变形,有裂缝计、GNSS导航卫星系统、倾角计、加速度计,以及雨量计和土壤含水率计6种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这些设备功能优化,综合成本降低50%以上,操作简单、维护也更方便。”茂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焦文斌介绍。
  记者了解到,为织密科技防灾网,今年3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汛前完成了四川地灾专业监测预警平台的升级改造。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监测设备与隐患点的自动关联,实时传回的监测数据经过系统综合分析与判定,生成预警信息并自动发送至相关责任人。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副院长马志刚指出,下一步四川将组织开展多参数综合预警模型的研究和预警阈值的精细化设置工作,打通“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科学管理”的高速信息通道,建立省、市、县“分级负责+动态调度+现场核实”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监测预警与响应处置闭环管理。同时,综合运用空天地探测、三维可视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具有四川特点的集地灾早期识别、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专业监测于一体的综合性监测预警体系。
   (首席记者  赵蕾)

      湖南:“工程治理+搬迁避让”护一方平安
  今年汛期,湖南省频繁遭遇强降雨过程。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据了解,2014年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全力推进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投入地灾综合治理资金64.05亿元,其中,投入地灾工程治理资金19.55亿元,部署项目5300个;投入搬迁避让资金23.87亿元,部署搬迁受地灾威胁群众2.4万户,目前已有1.6万余户群众搬入新居,开启安全安心的新生活。
  “工程完工后即便再遇到下雨天,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桃江县武潭镇琅琊社区主任詹建仁告诉记者,琅琊港滑坡地灾治理工程的实施切实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安全感。据介绍,琅琊港滑坡地灾隐患点的规模和险情均为中等级别,滑坡体下方有成片的群众住房和商铺,共涉及53户320人。为切实消除隐患,2017年7月桃江县投资316.8万元实施工程治理。
  “琅琊港滑坡地灾治理工程是桃江县地灾‘去存量、控增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把握‘防’和‘治 ’两个环节,狠抓工程治理,近5年全县在册地灾隐患点由262个逐步销减为68个。”桃江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秘书长赵世华介绍,湖南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但是以小型地灾为主,每个隐患点受威胁的居民户数不是很多,相对于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往往是更节约成本的办法。他表示,近几年,湖南在岳阳汨罗、常德石门、长沙宁乡等地开展的地灾搬迁避让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湘羊楼司镇的地灾搬迁避让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典型。
  2015年6月1日晚至6月2日凌晨,临湘市突降暴雨,该市羊楼司镇共发生各类地灾2163处,上千处房屋倒塌或损毁,受灾人口4540人。灾后根据有关单位的勘查意见,受灾严重的四合村、梅池村、龙潭村、幸福村隐患点的539户3142人需要整体搬迁。
  于是,在20余公里外的107国道边,一座整合地灾、建设、移民、扶贫等项目资金,投资1.5亿元的地灾搬迁避让小区——竹情幸福小区破土兴建。为了解决3000多名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当地政府对羊楼司的传统竹产业来了一次升级,提出了“三园一城”(竹木家具创新创业园、竹类交易物流园、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中国竹艺城)开发建设功能布局,构建“生态宜居、全景旅游、绿色发展”的竹器特色小镇。转型升级后的竹产业发展迅速。据悉,该镇现有竹木运销户3000多户,竹加工企业600余家,2019年临湘竹木业总产值达39.2亿元。
  作为地灾多发频发省份,湖南地灾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把地灾隐患消除率纳入了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计划2021年底前,实施1182处地灾工程治理,其中特大型11处,大型67处,中小型1104处;实施2000处排危除险,对5000户(涉及20200人)受地灾威胁的居民进行搬迁。
     (i自然全媒体   记者 刘泉子)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