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两会委员谈地矿

时间:2020/6/5 21:42:29

    煤矿安全生产是天字号工程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推进“四化”建设,助力煤矿减人提效。
    随着矿井煤炭资源的逐渐萎缩,煤炭市场形势严峻,煤矿普遍存在招工难的实际问题。只有走“四化”建设之路,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程度,实现减人提效、降低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安全性、减轻劳动、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职工收入、树立企业形象,实现安全高效和持续发展,是煤矿转型升级必走之路,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建议国家要加强“四化”建设,安全投入不能少,标准不能降,这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对“四化”专业人员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确保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留住人才,让技术人员施展才能。通过建立和完善“四化”技术创新机制,进行相关的技术攻关和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煤矿企业“四化”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辛安矿  刘永军)

    地勘单位需不拘一格降人才
    地勘单位转型发展,需要全新的管理体制,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一是在留住人才方面,单位需要加大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晋升渠道、机会和物质奖励;二是对于转岗人员,特别是技术岗转行政岗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而不是简单填补空缺岗位;三是要量化绩效考核指标,与时俱进,不能流于形式;四是针对合同工,应予以编制内人员同等待遇,体现按劳取酬,合理调配薪酬水平;五是需要加快事企分离进程,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依靠地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力争把企业做大做强。
    另外,地勘事业单位招聘不应该把非全日制学生排除在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全日制一样,专业知识水平相当,同时具有长期工作经验。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严进严出”的政策,毕业的学员都是有研究生应有的水准,学识都是有保障的。地勘单位转型发展过程中急需很多复合型人才,目前,很多地质学、物探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在转水文、地灾、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地质等相关岗位,尤其需要通过非全日制学习这种途径去提高自身的技能。地勘单位应加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有利于单位长远发展。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2地质队  王莎)

    构建“互联网+地灾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平台
    我国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针对当前基层地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装备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构建“互联网+地灾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平台。
   “互联网+地灾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平台,由日常网络化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和地灾险情应急技术支撑构成。依照“省级指导、市级监管、县级主体”原则,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属地管理,倡导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地勘单位或地灾应急单位自由组合,搭建协同服务模式,从组织领导、保障机制、运行体制等方面实现日常支撑和应急状态下网络化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构建。
     日常网络化地灾防治技术支撑,是由各属地地勘单位按照“分片包管”的原则,为所属市域内各县区派驻技术支撑组,配合当地做好地质灾害日常防治,同时以强化地灾防治网络化数据化管理为核心,开展巡查、排查、核查、监测、预警、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等。
    地灾险情应急技术支撑,即应急状态时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按照“大型应急不出省、中型应急不出市、小型应急不出县”原则,就地解决应急问题。中、小型应急处置,由市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对口派驻的地勘单位联合进行处置。有人员伤亡的灾情,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情况,派出应急组指导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的技术支撑,由省级地质环境监测部门及应急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相关部门配合做好重大应急。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沈永炬)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