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十年风雨写春秋 科学发展铸辉煌

时间:2011/9/27 15:33:51

——写在榆林建市十周年庆典之际

十年辛勤耕耘,十年沧桑巨变,十年勇立潮头。
   
在庆祝榆林建市十周年的日子里,不论是回眸榆林走过的十年艰辛创业的激情岁月,总结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是思考榆林正在探索的发展之路,展望幸福和谐的美好未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注区域和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榆林建市十年的成长之路都让人在心底自然升腾起对一座雄伟城市的敬意!
   
榆林城南门口的骆驼雕像下,川流不息的车辆传递着榆林快马加鞭向前冲的气息。
   
有“驼城”之称的榆林很容易让人把骆驼看作榆林人的精神象征:方向明确、意志坚定、负重前行、不畏艰难、步伐稳健……
   
靠着这样的“榆林精神”,曾经“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少、人穷文化低”的榆林,曾经被看作“沙漠之舟”、一度是贫穷代名词的榆林,在建市的十年里,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数字显示,2010年,榆林预计GDP达到1635亿元,是2000年的156倍,人均48660元,折合人均6500美元,十年里,平均以18%的速度快速增长,增速连续7年全省第一,总量居全省第二,人均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财政总收入达到390亿元,是2000年的41倍,年均增长4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元,是2000年的16倍,年均增长321%。十年里,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强劲,神木、府谷、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县,定边进入西部百强县,南部六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整体提升了30个位次。200810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榆林视察,并对榆林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发展势头好,很有希望”。
   
十年风雨程,十年跨越路。十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科教引领、创新转型”为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走上了一条“让资源可持续发展、让产业可持续发展、让环境可持续发展、让人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弹指一挥间,十年已过。建市十年,是榆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
   
如今,建市十年的榆林已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正在向中国经济强市迈进!
   
在建市十周年之际回眸榆林,一个经济腾飞、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榆林正跃然崛起于塞北大地!
   
山川秀美,物华天宝,这是榆林展现出的美丽画卷!
   
安定祥和,奋力争先,这是榆林演奏出的动人乐章!

上篇:“三大建设”谱写辉煌篇章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200071,榆林撤地设市,掀开了榆林历史新的一页。十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发展,客观审视市情,响亮地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两基地一中心”的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即着力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

“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省情、市情、县情千差万别,但发展的重点有其规律可循。”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说,“我们强力推进‘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就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榆林未来发展的道路已经铺开,优势正在发挥,这颗尘封已久的塞上明珠将会大放异彩。”

    成为“中国第一产能大市”

    十年前,神木县锦界镇是一片荒凉的沙滩;十年后,这里已发展成为一个开发与环保并重的现代生态型工业园区。亚洲最大的煤电一体化项目、中国最大的煤制甲醇生产线等项目都落户于此。在这里,原来挖出就卖的原料被就地“吃干榨尽”,上游企业的产品和副产品成为下游企业的“营养物”,企业之间形成了类似于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在相互依赖与支撑中获取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锦界工业园区只是榆林强力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金秋十月,在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采访,从榆阳到神木,从神木到府谷,所到之处,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据介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00亿元,建成各类重点项目近百个,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技术装备领先的甲醇生产基地和火电基地,基本形成以长城沿线和无定河沿岸为主体的“人”字形千里工业走廊,成为一个资本聚集、财富涌动、活力迸发、魅力四射的“金三角”。
   
“三个转化”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探索发展中找到的最佳路径。
    2003
3月,在榆林召开的第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即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着力打造煤电载能工业、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实现从“一次性能源产品开发”到“资源开发的深加工和就地转化”,使榆林能源开发走出“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探索出一条富民强市的新路子。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建设景象,和榆林确立了较高的发展定位是分不开的。榆林市市长胡志强认为,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确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这个发展目标很重要,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目标,榆林各级政府和群众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正是这个高标准的目标,吸引了国际、国内的资本向榆林涌流。“三个转化”的实施,使一批甲醇、烯烃、煤间接液化等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项目落户榆林。目前,已有美国陶氏、英美安格鲁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榆林。
   
1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园区化步伐得到不断加快,初步形成榆林经济开发区、神府经济开发区和榆神煤化工、榆横煤化工、府谷煤电化载能、绥米佳盐化工、定靖油气化工、吴堡煤焦化工业园“两区六园”和神木锦界、榆阳麻黄梁、府谷清水川等50个县级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煤油气盐、风能、太阳能等大项目竞相入园。2009年,六大园区实现产值61027亿元。同时,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以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和煤电材料、煤焦化、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如今的榆林地图,已逐渐变成一幅工业园区建设图。2009年,榆林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6%、405%和1213%,油气当量占全国的647%以上。
   
十年前,在陕西,曾经被客商认为“从南往北走,越走越落后”的榆林,因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十年后的今天,出现了一个个在全省、全国闪烁的经济发展亮点,使榆林成为“中国第一产能大市”,肩负起国家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任,成为国家“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现代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支柱

    如何使占总人口825%的2917万农民早日实现小康,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十年来,在工业大发展的同时,榆林市提出打造“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农业”,并形成了“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作为发展榆林农业的切入点和主抓手,作为榆林市“两基地一中心”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带动榆林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
   
榆林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农业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陕西省第一。丰富宽广的土地资源适合规模经营和多样化生产。特别是北部风沙滩区,地广人稀,土地平坦,地下水源丰富,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榆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有利于生物营养积累,农业生产潜力巨大,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优生区。
   
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榆林具备了工业辐射带动和反哺农业发展的条件。2008年,榆林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达到48亿元,创历年之最。2009年,陕西省和榆林市共同筹资3亿元,设立了现代特色农业专项资金,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和产业集群。榆林市财政安排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四季农业”发展促进基金,扶持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
   
初具规模的特色种植业很快成为榆林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据介绍,榆林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235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榆林大明绿豆被国际市场称为“绿色珍珠”,常年播种面积40万亩,产量2万多吨,年出口1万多吨,创汇600多万美元;杂粮达到293万亩,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以红枣为龙头的林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市红枣总面积达到145万亩,年产鲜枣2030万吨,年产值72亿元,红枣的栽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陕西省的三分之二。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从模糊到清晰,从“示范带动”到“集中推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异军突起,对榆林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榆林市为此提出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用5年左右时间,特色产业面积达到80%,良种覆盖率达到95%,商品率达到80%,加工转化率达到40%,品牌占有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
   
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榆林市全面实施“5695”工程,重点构建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突出抓好马铃薯、双膜玉米、白绒山羊、大漠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打造红枣、大明绿豆等九大名优品牌,全力建设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水利、绿色食品工程、绿色人居环境五大体系。
   
数字中常蕴深意。过去5年里,榆林每年把新增财力的30%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用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目前,榆林市已经形成了羊子、红枣、马铃薯、小杂粮和蔬菜等的规模化生产,有18项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2009年,榆林市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527万吨;以羊、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优势日趋显现,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源泉,全市羊子饲养规模为67954万只,生猪饲养规模1976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4582亿元,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100元,占到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2%;红枣产量达到40万吨,红枣系列产品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20%;出口的绿豆则占据了日本市场的近三分之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榆林已建成红花荞麦优质产区和产业化先进区,全国优质马铃薯、春玉米高产区,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小杂粮、红枣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四区一带”的产业格局。农业产值实现历史性突破,六大类作物近三年连创34项全国高产纪录;2009年,榆林农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是2004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
   
随着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榆林各地形成了一处处美丽的乡村风景:黄河波涛拍打着岸边的棵棵枣树,圈养的群群羊儿洁白肥硕,长柄扁桃在沙漠深处昭示生命的顽强和新的使命,一座座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不仅成为榆林农民增收的支柱,也为我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有信心用5年左右时间,把榆林建成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说,“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榆林的800里‘大漠’有望成为800里秦川之后陕西省的第二大‘粮仓’。”
   
有农业专家认为,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榆林,潜力在榆林,后劲也在榆林。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异彩纷呈
   
    10
年前,我们曾在榆林采访。“一条街,两行树”是那时榆林城市面貌的生动写照。印象最深的是,一到晚上,市区主街道上灯光昏暗,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塞北小城的寂寞。
   
行走在今天的榆林城,一条条通衢大道伸向远方,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片草地绿意盎然……夜晚的榆林城,更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高高的楼顶上,不同颜色的光束射灯划破夜空,与灯火辉煌的景观照明系统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欢快的城市美丽图画。
   
为了改变城市建设落后的现状,榆林市委、市政府把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三大建设之一,举全市之力打造塞上生态名市。
   
去年527日,省政府批准实施了《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将榆林定位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城市、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沙漠绿洲宜居城市。按照新规划,到今年,榆林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3万,用地规模为53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00万,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这个规划成为榆林城市发展的总纲目,而正在加紧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成为托起未来这座能源新都、塞上名城的基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契合新世纪全球城市发展核心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同。
   
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是一座城市的天赋和追求。榆林市委、市政府努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幸福。十年来,榆林城市建设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善了榆林城区公用基础设施,完成了古城步行街改造,修缮明清四合院建筑,修复古城墙,再现“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明清风貌;建设了一大批市政道路、园林绿化、亮化、供水、供气、供热、环卫等基础设施工程,榆林城区供水普及率达95%,供气率达80%,绿化覆盖率达3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54平方米;启动了40个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建成了世纪、凌霄、火车站、阳光四大广场和展览馆、汉画像石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开工建设了新闻大厦、体育中心、档案馆等40个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验收达标,2009年,榆林城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以上天数达336天。

对普通市民而言,广场这个视角也许让人感到变化最大。被称作“榆林第一广场”的阳光广场,位于榆林经济开发区科研生活区的中心部位,广场由集会广场、中心剧场、喷泉雕塑、地下商场、景观园区五部分组成,是榆林经济开发区集休闲、娱乐、集会、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广场。该广场20068月开工建设,2008101建成向社会开放,总投资15亿元,总占地123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到633万平方米。广场闹中取静,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放松、祥和、宁静的绿色空间,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每天清晨,去世纪广场、阳光广场等广场晨练的人们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打两轮太极、扭一阵儿秧歌、吼几嗓子秦腔,跳一会儿健身操和集体舞,或者在塑胶跑道上跑几圈,榆林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榆林市民董志东的讲述,让人感到榆林的“宜居”画面生动而美好。
   
在榆林市一家银行工作的董志东先生现在有了晨练的好习惯。他说,好习惯的形成得益于榆林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变。
   
以前,董志东住的地方几乎没有院子,到近处的榆溪河畔去,看到的是浑浊的污水,目光所及,没有一丝绿意。即使到很远的莲花池公园锻炼,满眼也都是山秃地黄,水浑天灰,晨练并没有太好的心情。
   
随着榆林城市的迅猛发展,周围优美的环境帮董志东改变了生活习惯。每天早上,他都带着儿子到不远处的河滨公园锻炼身体,享受花草的芳香,欣赏榆溪河的碧水。
   
现在的双休日,董志东形成了固定的活动习惯:先带儿子到河滨公园“泡”氧吧,然后再去世纪广场打一会儿羽毛球,父子俩其乐融融。
   
董志东说,他家边上就是水流清澈见底的榆溪河。全长4000、占地380亩、形成30万平方米连续水面的榆溪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榆林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形成了“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经济、文化、生态走廊,将榆林新老城区与水融为一体,形成了国内沙漠城市独有的滨水景观。
   
“一条路、两行树”已经成为榆林永远的记忆。今天的榆林,大绿“泼”驼城。一条条通衢大道两旁草木修剪齐整,绿化带内鲜花盛开,芳香四溢。徜徉榆林大街小巷,不仅城区街道两侧被种上绿草红花,拆墙透绿工程使许多原来封闭在钢筋水泥后的美景展现给了市民。信步街头,随处可见的绿意使人的呼吸也变得流畅。
   
按照“绿色榆林、人文榆林、和谐榆林”的规划建设理念,合理拉大城市框架,构筑“城在绿中、林在城中”的自然山水和沙漠特色园林城市,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成为榆林人民追求的目标。
   
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榆林人民,在“两基地一中心”建设中,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给这座正在“蝉蜕”的城市披上了华贵璀璨的服饰。

中篇:十年,富民强市的和谐发展之路

    榆林撤地设市的十年,是突飞猛进的十年,是翻天覆地的十年,是波澜壮阔的十年!
   
榆林撤地设市的十年,是与时俱进的十年,是政通人和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
   
十年风雨辉煌路,万紫千红满园春。在榆林迎来建市十周年庆典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榆林建市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富民强市之路上负重拼搏、奋力进取的一页页壮丽画面。

——十年来,榆林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为主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2010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60万吨,是2000年的2倍多。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形成规模,“两区六园”格局初具形态,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重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5%以上。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193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跃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商贸、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17:45:37调整为2010年的5:67:2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年来,榆林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向开放热点地区的历史性转变。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725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9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3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2%,居全省首位。境内铁路总里程达428公里,年外运能力达到118亿吨。榆林4C级新机场建成投运,开通了西安、北京、上海、成都、太原、银川、深圳等航线,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吞吐量增幅列全国支线机场第一。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38万千瓦,发电290亿千瓦时,年输变电能力620万千伏安,农网改造面达到92%,消除了无电村。全市建成水库77座,各类各项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到69亿立方米,供水瓶颈得到缓解。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数字榆林”一期工程顺利推进,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覆盖全市。济银、西呼两条国家Ⅰ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是陕西第二大通讯枢纽。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乡乡通程控电话、调频广播电台和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三个百树”工程和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了植树造林“春风行动”,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林木保存面积由2000年的1629万亩增加到2007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49%提高到307%,沙区860万亩流沙有74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十年来,榆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由城乡二元向城乡统筹方向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城镇建设已经形成“133599”框架体系,榆林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人口由15万增加到50万,神木、靖边、绥德3个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横山、米脂、佳县3县撤县设区有序推进,12个省级重点镇和24个“陕北百镇”融资平台初步形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居民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城镇化率由20%提高到405%。按照“三沿三型”新农村建设布局,集中力量推进1200个重点村建设,一大批试点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施了扶持南部县发展“66111”工程,累计实施产业项目288个,投入资金30亿元,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南六县的发展。2010年,南部六县GDP总量预计超过125亿元,是2000年的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5000元,是2000年的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是2000年的46倍。  ——十年来,榆林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实现了由相对滞后向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两基”通过国家验收,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普实”工作及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全市,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0年以来,全市高考上省二本线人数平均每年递增20%以上,2010年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全部完成,完建成392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14%,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09人,群众就医条件大幅改善。广泛开展以“周周读书、人人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书香榆林”创建活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社会文化服务等文化工程,成功举办了五届旅游文化艺术节,有9项文化遗产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名录,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成功在国家大剧院、中国剧院演出,夺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竞技体育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政治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榆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型小康向宽裕小康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00元,是2000年的48倍,年均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是2000年的44倍,年均增长161%。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投入70多亿元财政资金,实施“民生八大工程”,解决群众就业、饮水、住房、上学、看病、行路难等问题。解决了全市14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近150万人口由政府免费供应食盐。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55%、通畅率达到544%。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066万平方米、廉租房3363万平方米,保障家庭119万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5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的30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由2000年的22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的29平方米。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性全覆盖,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全市各种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0万人。居民存款由5975亿元增加到679亿元,年均增长28%。2000年以来,全市共有8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下降到289万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在今年10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爱心城市大会”上,榆林市获得“中国爱心城市”称号,成为我省首个“中国爱心城市”。

下篇:再出发,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在诗中吟唱。
   
今天,凝视建市十年的榆林热土,我们为奋进的榆林,为奔腾的榆林,为未来的榆林,献上深情的致敬!
   
走过十年光辉岁月,榆林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榆林市决策者思考更多的是,榆林如何勇立潮头,再续新的辉煌?如何加快转型,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尽管榆林近年来经济增长快速,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使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说,“我们以‘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为主题,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奋斗目标,着力打造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一个魅力、强盛、和谐的新榆林。”
   
与十年前相比,榆林的发展起点更高、要求更高、领域更宽,当然,问题也更复杂。对榆林的决策者来说,在狂飙突进的发展形势下,当好闯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的排头兵,有基础、有优势,但也有人才、环境等新的发展瓶颈。如何把“成长的烦恼”化作“成长的喜悦”?如何让转型的“阵痛”变成“转型的快乐?”这是决策者思考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上,榆林市委明确提出“七抓七促七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优化产业结构,促可持续发展,在加强自主创新上求突破;抓大企业投资,促大项目落地,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抓企业满负荷生产,促工业品产能释放,在开拓市场上求突破;抓[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抓县域城镇化,促统筹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求突破;抓现代服务业,促三产发展,在旅游和物流业上求突破;抓“35186”工程,促南部六县振兴,在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上求突破。
   
“唯有加快转型发展,建市十年的榆林才能当好排头兵,成为走出科学发展新路的引领者。”榆林市市长胡志强说。
   
围绕打造“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陕西发展的重要一极”战略目标,依托遍地的资源和原材料,榆林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高效服务的试验区、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和强市富民的先行地区,打造带动陕甘宁、连接环渤海、辐射大西北的中国内陆经济发展战略高地“四区一高地”。
   
诗人席勒说:“机遇像一块粗糙的石头,只有在雕刻家手中才能获得新生。”
   
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十年来,榆林一直在出色地扮演着“雕刻家”的角色。如今,站在更高的起点,向着更宏伟的目标,榆林这位“雕刻家”开始挥臂发力、自我扬弃。
   
榆林资源型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榆林全力推进资源深度转化。
   
——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去年,开工建设了神华陶氏煤化工、神华西湾煤化工、华能段寨煤电一体化、国华锦界电厂三期、榆天化14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初步形成了能化产业集群。
   
——围绕能源化工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推进煤化工产业向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和化工产品制造延伸。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延伸应用材料产业链,大力发展水泥、玻璃、轻工制品等建材产业。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榆林东方集团专用汽车、神木大同汽车等装备制造项目陆续投入生产。提升毛纺、皮革、服装等轻工业,加快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粉条、红枣、海红果等食品工业,支持发展黄芪、甘草等现代中药材加工业。一批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的非能源产业项目成为引领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园区内积极引进全国先进的煤炭和油气开采技术,使煤制油、MTO等化工领域的尖端技术落地榆林。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转变发展方式,榆林开始在煤、油之外发展别的足以支撑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能源、新能源、非能源产业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作为我省首台完成工程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国电定边繁食沟风电场一期工程首台机组日前吊装成功,结束了陕西省没有风电项目的历史。随着山东鲁能靖边风力发电项目即将建成,大唐、国电、华能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不久后,在塞上榆林,一排排白色“大风车”将在劲风的吹拂下不停旋转,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也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榆林、靖边启动了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华电、国电、比亚迪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建成了西京—榆林阳光1500吨单晶硅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该项目生产出第一批单晶硅棒,这是榆林传统能源城市向绿色可持续新能源城市转变的重大进展,项目整体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将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阳光能源产业基地。
   
——神木建成了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长柄扁桃食用油试生产项目已经投产。榆阳、定边、靖边的沙柳产业初步形成规模。神木、靖边、定边、府谷、横山5个县进入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要加快转型,关键在人才。令人欣喜的是,榆林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使“能源新都”出现了人才聚集效应,形成了人才高地。截至2009年底,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815万人,在20042124万人基础上,年均增速为1243%。人才比率为106%。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的比例达到30人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15%。一度“孔雀东南飞”的塞上榆林出现了人才回流现象。并且,通过支持企业高薪聘请等多种途径,全市引进各类急需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1000多人。
   
榆林市委、市政府还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校地双方共赢,让榆林经济奋蹄扬鞭。据不完全统计,榆林市与国家煤科总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和项目协议,先后有500多名国内外专家到榆林合作交流,实施校地科技合作项目260多项,合同总金额3500多万元,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诊断560多次,解决了300多个技术难题,取得了180多项科技成果。
   
今年1022日,榆林市第二届产学研合作峰会暨“科教引领、创新转型”高层论坛在西安成功举行。榆林市政府与7所高校和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榆林市委组织部、科技局与多所高校签订校地科技合作项目和人才培养协议,有关企业与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计签订协议27项。
   
榆林正在成为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高新技术的一块丰饶之地。随着项目、科技、人才、资本、知识及活力要素向塞上汇集,为榆林创新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使榆林经济发展格局正在由“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培育发展房屋、信息、商务等中介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准。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工业旅游为主体的观光和度假并重型旅游,建设以“一街五区四线”为重点的旅游核心板块和精品路线。
   
——榆林入围国家16座物流示范城市名单后,仅榆林、靖边、绥德物流园区就与大型企业合作签约7亿多元。利用榆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契机,打造空港经济圈,把空港区打造成榆林经济增长区、文化增值区,力争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
   
——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榆林组建了两家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了长安银行榆林分行,引进了交通、招商、兴业、中信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新批小额贷款公司28家,保险机构扩增到24家。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行“绿色新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源化工企业纷纷主动加大投入,积极开展集成创新,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009年,榆林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22%和42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至2058吨标煤。与此同时,全市循环经济项目投资规模和项目数增幅均突破30
   
走过十年不平凡的岁月,榆林已豪情满怀地站在新的起点,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和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着力打造能源、区域、城市、生态“四大经济”,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

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打造“书香榆林”,推动榆林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跨越。
   
榆林市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GDP超过4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榆林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地市50强。到2020年,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在西部领先,建成中国经济强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十年来,榆林依托资源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今天,建市十周年的榆林,正意气风发,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创新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求新的富民强市之路,争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作者:ylitw 来源:榆林地矿协会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