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与原国土资源部“三定”方案相比较,最大的亮点是职能的转变。一是机构名称改变了。二是执法对象增加了,三是执法内涵变化了,四是各类执法依据增多,五是执法重点调整了,自然资源执法进入这个新阶段,必须在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实施更多的创新。
自然资源执法必须关注并研究的难点和潜在问题
一是达到执法预期目标难;
二是主体责任落实难;
三是相关政策衔接难。
四是一些潜在问题尚未暴露出来。如由于当前用地来源较多:在新增建设用地中,有年度分配的计划用地、重点项目单独选址用地、年度调剂用地、奖励用地等;在存量建设用地中,有盘活再利用的国有闲置用地、低效用地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在试点建设用地中,有从本地区实施增减挂钩试点中产生的用地指标,有异地交易来的从增减挂钩试点中节余的用地指标,有工矿废弃地整治试点和低丘缓坡整治试点中产生的用地指标。而违法批地或不按规定备案的问题或就隐藏在其中。再如规划调整。如各地已经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都常常出现随意调整现象,成为潜在的违法风险。此外,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存在风险。土地开发利用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处理一些历史问题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如城乡接合部有房产证但无土地证的房产如何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如果让步过大过多,有损社会公平;若一点弹性没有,也会引发矛盾。
完善并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的若干思考
一是落实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责任。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自然资源执法实践中,依然要抓住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这个“纲”。对于农村宅基地管理,也要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责任,并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对行政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委会主任实施问责。
二是注重探索自然资源执法体制、法制和机制。如实行综合执法、探索“大数据”执法、建立并完善巡察制度等。
三是加快提升自然资源执法能力和素质。新的法规、新的政策、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都要学习、熟悉并掌握,这就要求机关人员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素质。因此自然资源执法人员一定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技术的更新和储备。(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