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源大市转型升级有作为
时间:2016/3/15 10:37:17
过去五年,能化产业跌宕起伏,榆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然而,榆林能化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奋力迈进,逆势突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量稳增
“三个转化”结硕果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开发,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14年原煤产量3.62亿吨、原油1231万吨、天然气163亿立方米,分别为全国总产量的9.3%、5.8%、12.5%,约占全省总产量的69.6%、32.7%、39.8%。依靠丰富的资源,我市近年来经济出现了大幅增长,一跃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但也存在资源依赖严重、制约因素增多及产业层次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打破资源型城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身,成为摆在我市面前的最大难题。
为此,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转化”战略,大力推进能源资源深度转化,形成了煤电、煤化、载能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榆神、榆横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芳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基本形成,并趋向大型化、国际化、现代化。兰炭、金属镁等特色载能产业正向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转化产能火电装机1445万千瓦、煤基甲醇180万吨、煤制甲醇醋酸20万吨、聚乙烯90万吨、聚丙烯90万吨、聚氯乙烯135万吨、铝镁合金60万吨,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实现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园区引领
结构调整成效凸显
“十二五”期间,我市结合能源、环境、水资源等建设条件,以园区为载体,合理布局能源产业,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同时注重产业的错位发展,榆神工业区、榆横工业区、靖边能源综合利用园区基本形成了一个工业园区由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引领,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严冬盛夏,行进在榆林定靖、榆阳、神木境内,随处可以见到巨大风机叶片在徐徐转动,还有排排挺立的太阳能光伏板,为榆林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自信。过去五年,我市在做大做强传统能源产业的同时,将新能源作为重点招商产业,引进了一大批光伏电站和风电项目,力促全市结构调整得以稳步推进。
多年砥砺,如今我市新能源基地已全面启动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投运陕西省首个风电场、首个大型光伏电站,国家能源局将榆林列入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单,2015年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39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94万千瓦,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面建成,能源结构由化石开发为主向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开发并举转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到电力总装机的11%。深入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持续淘汰落后产能。
百亿项目生根
夯实榆林发展基石
过去几年,相较于能化产品价格仍然在低谷盘桓,能否“触底反弹”仍属未料之事,能化产业所受影响无疑首当其冲。然而,在榆林能化基地建设中,过去五年,一个个百亿元重大项目渐次推进,全面夯实了榆林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基石,榆林能化基地建设依然值得期待,榆林依然是相关产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十二五”以来,我市力促一批百亿元重大转化项目加快推进,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陕西有色铝镁合金项目和延长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两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陕西未来煤间接液化项目生产出合格油品,神华甲醇下游深加工项目基本建成,对陕西乃至全国资源深度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其间,延长集团建成了全球首个煤油混炼工业示范项目;华电榆横电厂一期、锦界100万吨聚氯乙烯、华电榆天化煤制甲醇、府谷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金泰聚氯乙烯二期、中盐60万吨真空制盐和一批天然气液化项目相继建成;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华电百万吨煤基芳烃、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二期、陕西未来煤液化一期后续工程等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规划基建双提升
打造创业乐土
“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作为资源大市的榆林如果仅仅依靠地下资源,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之下,必然是“深巷美酒无人识”。显然,只有规划、基建及配套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才是榆林能化基地继续成为“香饽饽”的要义所在。
为此,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按照基地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煤炭矿区、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均编制完成了配套规划。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府谷古城矿区、府谷矿区预留区总体规划和榆林城区热电联产规划获得批复;配套出台了光伏、镁产业、天然气液化等专项规划。完成了榆林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和基地升级实施意见、基地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兰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研究报告。榆横矿区南区、北区修编总体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
同时,全市电网、水源等基础配套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两条国家重点外送输电通道,其中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已实质性开工建设;电网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第二输电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330千伏统万至定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330千伏主网架;基地重点水源工程王圪堵水库建成供水,为全市发展注入了更多“活水”,将有力推进全市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秘书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