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现状调查
4月下旬,省人大环资工委与榆林市人大组成调研组,对榆林市无定河水污染情况进行调研。8月6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并原则通过了对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无定河干流水质总体呈Ⅳ类水体,占全流域的60%,Ⅱ~III类水体约占30%,部分时段出现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水质总体达标比例仅为40%。无定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堪忧。
无定河是榆林的“母亲河”。但提起这条河,很多榆林人却愁眉紧锁:
“有条件的家庭吃水都是去乡下接山泉水,上游那么多化工企业,无定河的水咋能让人放心?”一位百姓担心地说。
“要把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的Ⅳ类水净化成III类的可饮用水,不仅药剂用得多,监测频率也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位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
“无定河是我们唯一的水源地,并且全县找不到可替代的水源。无定河污染问题再不重视,后果不堪设想!”一位水利部门官员忧心地说。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无定河的水质总体达标比例仅为40%,Ⅳ类水质占全流域的60%,Ⅱ~III类水体约占30%,部分时段甚至出现Ⅴ类及劣Ⅴ类水质。
无定河流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
无定河水质仅四成达标
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区的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跨越内蒙古和陕西两个地区。其中,在陕西境内干流长约443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溪河、芦河、大理河、淮宁河,是流域内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用水的主要来源。
据了解,无定河的流域面积为2万多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的47%,涉及横山、榆阳、米脂、绥德等10个县区,惠及150万人。同时,无定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是带动榆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去年流域内的区域生产总值达2551亿元,占全市的85%。然而,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无定河,目前却面临着污染日趋严重的尴尬局面。
监测资料显示,无定河干流水质总体呈Ⅳ类水体,占全流域的60%,Ⅱ~III类水体约占30%,部分时段出现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水质总体达标比例仅为40%。无定河支流水质除海流兔河、纳林河外,其他支流均不同程度存在污染。特别是榆溪河,作为无定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有3处省控监测断面,其中仅红石峡断面优于III类标准,其余两处断面分别为IV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被污染的无定河给流域内百姓特别是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绥德县属于国家极端贫水区,全年人均淡水资源不到400立方米,不及全国人均淡水量的五分之一。无定河是县城15万百姓唯一的水源。”8月12日,绥德县水务局副局长、县自来水公司经理刘沂和告诉记者,该县主要通过“廊道井”渗水的方式从无定河取水。
据他介绍,绥德县地处无定河下游,县域内无定河水质是IV类水质,按规定适用于工业用水。但没有其他水源的现实,让绥德人不得不将无定河作为城市饮用水源。
“自来水厂要把IV类水处理成可饮用的III类水,必须在水源地和自来水厂同时通过添加二氧化氯的方式消毒处理,否则氨氮、细菌指标降不下来。因此我们用的药剂费比其他县区要多。别的县自来水厂一年药剂费大概30来万就够了,我们的药剂费要60多万元。”刘沂和说,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安全,绥德县自来水的监测频率也比别的地区高,特别是到了枯水期,因为河水自我净化能力减弱,污染程度加重,必须每隔半小时就监测一次。
虽然绥德县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很多老百姓并不买账。一位绥德县城居民告诉记者,出于对自来水质的担心,部分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开始去农村接山泉水吃,而自来水只用来洗衣服。“就那种饮水机用的矿泉水桶,我家一周去乡下接两次,每次接三四桶回来,吃着能安心些。”
刘沂和也坦言,虽然目前城区自来水足够安全,但随着近几年无定河污染程度的加重,自来水出厂水质呈下降趋势。“在我们检测的22项指标里,PH值、氨氮、氯化物、硫化物等几项数值都有所增加。”他不无忧虑地说。
从长久计,绥德开始在县域内小支流上规划建设3个应急水源,预计投资超7000万元。这对于年地方财政收入才区区8000多万元的绥德而言,压力可想而知。
与绥德县相邻的米脂县,同样处于无定河下游,且无定河同样也是该县唯一的饮用水源。比绥德县更为糟糕的是,米脂县境内找不到可以完全替代无定河的水源。“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替代水源,取水量只能满足县城居民三分之一的需求。”米脂县水利局局长李鹏雄无奈地说。
多重因素导致污染
究竟是谁在污染无定河?
前不久,省人大环资工委与榆林市人大环资委组成调研组,对无定河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研。据分析,无定河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水土流失四个方面。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矿开采,以及火电废水、化工废水、冶金废水。由于油气开采废水和落地原油处理措施不完善,汛期废水及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无定河水体,造成水体石油类含量超标,影响了河流水质。据统计,榆林市每年工业入河废水量约4100万吨。
外,无定河沿岸的化工企业也对水质带来隐患。榆林历史上曾发生过某化工企业3个沉淀池垮塌,导致约2000吨碱性废水泄漏流入无定河,造成水污染的重大事故。
生活污染源主要源于生活污水直排。目前,无定河流域内各县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已建成,但存在运行不正常、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及收集率低等诸多问题,直排现象仍然存在。
以米脂县污水处理厂为例。据米脂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该厂每天可处理约5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但7月29日的一场暴雨,让该厂突发故障停止运行,截至8月12日记者采访时仍未能确定复工时间。也就是说,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天米脂县城产生的约5000吨生活污水被直排到了无定河中。
农业污染源则主要是源于禽类养殖、农村垃圾、化肥农药等。据了解,无定河沿岸以传统农业为主,随着化肥农药长期使用,沉积物随雨涝进入水体形成面源污染。据统计,2014年农业废污水入无定河的总量达4100多万吨。
此外,无定河流域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地区,每年进入黄河泥沙量约为2.2亿吨,这对无定河流域的水质影响巨大。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上游的水库建设对无定河污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河水本身有自净功能,上游修了水库,下游水量自然就少了,净化能力肯定就弱,污染程度也就更重。”有业内人士坦言。
一位50多岁的绥德籍官员回忆说,他小时候要过无定河,必须要坐船摆渡才行,现在的水量根本不能和那会儿比。
据了解,无定河流域内许多支流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各类水库,榆林市内最大的是在建的王圪堵水库。资料显示,该水库位于无定河干流上游,坝址位于横山县王圪堵村,总库容达3.89亿立方米,是一座以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和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拦沙、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年均可供生活和工业水量达1.56亿立方米。
采取何种办法
推动无定河水污染治理
无定河流域污染治理涉及榆林150多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我们希望能借鉴渭河治理好的做法,争取将无定河污染治理纳入人大立法,特别是争取纳入省人大立法,争取省上支持。”榆林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
针对无定河流域污染现状,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榆林市目前初步形成了治理思路。该市计划通过划定流域生态红线、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生态保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到2020年,使无定河流域重点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配套设施齐全,工业企业污水稳定达标,出境断面水质达到III类标准。
与此同时,流域内各县区也纷纷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母亲河”。今年1月6日,绥德县人民政府即印发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严厉打击饮用水源地内的环境违法行为,规范水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水环境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另外,省人大环资工委也就无定河水污染治理问题向省政府提出了治理建议。建议内容为:
一方面,高度重视无定河污染治理工作。建议省政府把无定河治理纳入相关治理规划,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同时,在能源化工基地的项目审批、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兼顾保护无定河水体安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一方面,组织有关方面及榆林市政府,尽快制定无定河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并积极推动。借鉴渭河治理经验,尽快出台无定河水污染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加快流域内河堤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网建设,加快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污水平和监管能力。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奖罚措施,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无定河水污染治理。把无定河水污染治理纳入当地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明确沿河各区、县及相关企业的减排指标,严格考核问责,严惩超标排放。
“无定河水污染治理的难度很大,初步估算需要资金100亿元。加上治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省际的协调等问题都不好解决。但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必须尽早动手,否则后患无穷。”前述环保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