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升,哈拉沟煤矿检身房员工,他在公司当了28年的矿工。上世纪80年代,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后备基地神府东胜煤田拉开了大开发的帷幕,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纷至沓来。1988年,也就是神府煤田开发经营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在榆林市的12个县以及西安市蓝田县等地招收了800多名员工,张海升以轮换工的身份进入了大柳塔煤矿。
当时的大柳塔镇沙丘起伏连绵,到处都是戈壁和荒滩,可谓是“无风一片沙,有风沙满天”。生存环境十分艰苦。但每月200多元的“高薪”足以吸引面朝黄土背朝天、四季劳苦的庄稼人。
大柳塔煤矿正处在建井初期,矿厂区除了几排简易房外,四周全是沙滩,荒无人烟。那时候,矿工住宿非常拥挤,10多人住一间大通铺宿舍,还都是私人被褥公共床,轮流上班错开休息。因为交通不便,每天下班,工人们只能待在宿舍休息。这时候,操着各地方言的汉子们便开始拉家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自家长里短,每次聊到的最后一个话题总是矿工工资到底有多高,身底下这片沙堆里到底藏不藏煤。
说是采煤,实质上是掏石头。张海升当时被编到大柳塔煤矿掘进一队,负责辅运平硐的施工。起初施工都是干基建工程,工作面距地面不到500米,巷道四周全是岩石,掘进方式主要是风镐打眼放炮,工人用铁锨把岩石铲到矿斗车上,两名工人再合力推着矿斗车通过铁轨将岩石运送到矸石山。因为当时生产水平极其低下,每个班的进尺只有1.5米左右,全队一个月的掘进进尺大概120多米。过了大概一年多,掘进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每班也只能掘到4至5米,矿里当时规定,哪个班要是能掘到8米,矿里就请全班人吃饭,但他们始终都没能吃上矿里的这顿“庆功饭”。“听说公司现在研发的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机一个圆班就能掘进158米,那时候真是连做梦也不敢想啊!”张海升回忆当初不由得感慨起来。
那时候的工人最辛苦,神东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他们身上。当时,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没有班中餐。井下作业时,工人渴得实在受不了时,就蹲在地上双手合拢舀泥水喝,那泥水是风钻在岩石上打孔润滑钻头的水,浑浊不堪,里面还散发着火药味,酸酸苦苦的真不是滋味。最难捱的是在冬天,沙漠里气温骤降到零下20度,工人在工作面干得汗流浃背,走出工作面时,粘在肉皮上的衣服瞬间被冻成硬壳,走起路来像披了铁甲一样,步履艰难。到了澡堂脱衣服像剥皮一样疼,有经验的工人一般都捂热了才脱衣服洗澡。当年,因为吃不下苦,大约有200多人离开了煤矿。
张海升从掏石头到挖煤大概用了两年时间。据他回忆,到1990年的时候,在掘进大柳塔煤矿12煤上山巷道时,当掘进机刨开了最后一层岩石,黑灿灿的煤炭裸露了出来,这时候,全班人都沸腾了,撂下手里的活,跑过来围在一起不停地用手抚摸着煤炭。这时候,全矿工人都相信了,寸草不生的沙漠里确实有煤。这让他们士气大振。
按照当时的用工体制,轮换工中除了掘进机司机、检修工和班长之外,其余人员都在聘用三年后终止劳动合同。而张海升平日里踏实肯干,为人实在,当上了班长,最终留了下来。但当他看着一批批朝夕相处的工友纷纷卷铺盖回家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次离别聚会他都喝醉。
人们都说:“当兵的是死了没埋,挖煤的是埋了没死。”早期,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低下,安全防护能力差,加上人们安全意识淡薄,干煤炭不出事是很少的。
1990年8月的一天早班,张海升和其他10名员工来到工作面交接班后上岗作业。突然,一名姓蔡的掘进机司机在扩煤帮时顶板发生了冒落,一块重约上百斤的石头把他从掘进机上砸得翻滚了下来,脑袋耷拉在地上,安全帽翻落在一旁,当时就昏迷了。漆黑的巷道里还能听到顶板因压力过大吱吱作响,顶板上的碎石和沙砾噼里啪啦地直往下落。
“快闪开,别过去!”张海升正要跑过去抢救伤者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在喊,他本能地抬头看了看顶板,又一块脱离了岩层的岩石从顶板上坠落了下来,这时,张海升跨步飞扑到了伤者身上,用身体紧紧地护住伤者。等他回过神来,一块大约3米长、2米宽、30公分厚的石头直直地砸在了距张海升身体不足20厘米的身旁后,又顺势压到了他的身上。
昏暗的工作面上立刻凝固了,现场6名员工见状撒腿跑了,只有一名抽水工和掘进机机尾看护工跑过来救人。
“快把石头搬开。”张海升强忍着疼痛对那两名员工说道。但因石头太重,两名员工靠双手根本无法抬动,几番尝试后,他们一人用铁棍将岩石撬起,另一人抡起铁锤将石头砸成两块后,才将盖压在张海升和掘进机司机身上的石头搬开,当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张海升腰椎被砸骨折,掘进机司机断了五根肋骨,经过医治二人都无大碍。
回忆起当时那一幕,张海升的脸上丝毫没有惊恐,他非常淡然地讲述着,好像是在谈论别人的经历。他说,如果换作是现在,他还会去救那名工友,不是想当英雄,而是出于本能,因为当时就来不及考虑。
神府煤田煤质优良,适合大型机械化开采。随着国外采煤设备的引进,掘进效率和安全保障越来越好。张海升记得,1996年首台进口连续采煤机落户大柳塔煤矿,当月便创下了掘进新纪录,他们全队员工带着五星红旗在连采机旁合了影,对于当时来说,这样的掘进纪录是他们队的骄傲,也是公司和煤炭行业的骄傲。
1998年神府东胜公司合并那年,干了10年轮换工、续签了三次劳动合同的张海升幸运地被公司转正了。按他的理解,他是普通矿工里面最幸运的,干了一辈子煤矿,没有出过特别大的事故,身体也健康,现在三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儿孙满堂。今年他正好60岁了,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后他和老伴专职照看孙子。按他的话说,这辈子投身煤矿,选择神东是最正确的事情。
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建设30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是对于和张海升一样的所有矿工来说,他们把毕生的心血和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神东和煤炭事业,这片土地承载着他们太多难忘的回忆。当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岁月痕迹深深地印在了他们心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段时光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