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以“新常态”思维实施榆林经济发展新战略

时间:2015/5/9 21:14:3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五个扎实”中,首先就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判断,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陕西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和要求。分析榆林这几年经济发展状况,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尤其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我们要把讲话精神作为榆林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凝聚智慧和力量,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扎实推动榆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常态提出的背景及开启榆林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收入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从1979年到201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创造了世界奇迹,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达到了经济增长的极限。2014年中国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这一年是一个新开始,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拐点,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五年的这一阶段已经过去,并开始进入2014年至2049年新的三十五年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经济增长骤然提速,除最近两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2007年底,榆林经济总量跃居陕西第二,之后稳居这个位置,成为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2014年,榆林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5.74亿元。长期跨越式发展和超高速增长使榆林经济体量基数庞大,能源市场的急剧震荡暴露出榆林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改变增长方式,使榆林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和发展。
    其次,实现榆林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做到“三个着力”。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这是扎实推动榆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榆林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特别是能源化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是极其脆弱的,易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小,对全市经济贡献度低。2014年,榆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26.9%,远低于全国48.2%的平均数。二是能源资源转化率低。榆林煤炭转化率至今仍在30%左右,同“十二五”末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50%的目标差距较大。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要求,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我们要把世界能源市场的震荡当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努力形成具有榆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能源落后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下大力气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科技实力无法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这些个多年困扰我们发展的老问题,加强协同创新,有效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二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运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人才、企业。
    第三,要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榆林北部六县和南部六县的经济差距较大。北六县依托煤炭、石油、化工和国家的大力投资,经济快速增长,南六县无经济起飞的助力,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扶南政策和特色农业,北六县的GDP是南六县的10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北六县和南六县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重点,选准攻坚方向,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北六县既要用好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和放大优势,又要着力补齐南六县的短板。南六县不要勉为其难地实施什么“工业强县”战略,而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两大区域之间要注意通过资源、信息、技术、人才等的流动,促进特色互补与渗透,实现榆林整体经济的科学发展。(秘书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