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走进陕西煤化采风活动侧记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行业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市场寒流”,煤价持续下跌,煤炭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煤炭市场的繁荣景象已如明日黄花。而然在如此严酷的市场环境中,陕煤化集团依然呈现了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均实现增长,同时整体仍有较大盈利。正如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在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讲,“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你好,我好,这不算本事;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你不好,而我却依然好,这才算是有能耐。陕煤化集团能在煤炭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普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近年来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红利释放,得益于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陕煤化集团能够在“逆境”中力争上游,在“寒冬”里一枝独秀呢?――带着煤炭行业和各界媒体对陕煤化的种种关注,7月中下旬,由陕煤化集团公司新闻中心邀请,新华社陕西分社、中国能源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化工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8家媒体组成的记者团在陕煤化集团陕北片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临行前,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马富元亲切叮嘱新闻中心的陪同人员,“一定要把陕煤化集团最精彩最闪亮的地方展示给媒体记者,全程服务好媒体记者,让媒体记者高兴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黄陵矿业公司——推进环保和效益并重的循环经济建设
从黄陵煤矸石电厂到粉煤灰砖厂,从神南现代化煤矿到红柠自营铁路,从神木煤化工企业到重装集团西北电缆公司……丰富的采访项目,开放的采访环境,紧凑的日程安排,零距离的现场参观,使记者们感受到了陕煤化这个企业所蕴含的神奇能量。这逆势中增长的力量,让记者们感触颇深。
记者团第一站来到被称为陕煤化集团精细化管理样板单位的黄陵矿业。黄陵矿业公司是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物流、建材等六大板块为架构的经济产业格局,同时以煤为基础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板块,实现了全部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尽”,全面实现了液体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实现了气体废弃物的无污染排放,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开采。面对煤炭市场不景气的不利形势,黄陵矿业公司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持续提升企业发展后劲,积极应对煤炭市场寒冬。今年1-6月份,生产原煤722万吨;生产焦炭70万吨;发电量3.4亿度;铁路运量720万吨;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黄陵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国化工报》记者陈继军在了解到黄陵矿业循环经济产业布局后,称赞到:黄陵矿业打造了一条煤-焦-电-化-建材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煤炭绿色开采和煤化工的低碳发展,堪称煤矿企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记者团一行参观了黄陵矿业的煤矸石发电公司、粉煤灰砖厂、二号煤矿和煤化工公司。在煤矸石发电公司废水处理中心,看到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中国能源报》记者胡珺说:“黄陵矿业的做法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更考虑着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确实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鑫桥公司粉煤灰砖厂,该公司经理宗有盛向记者们介绍了粉煤灰砖的生产工艺和本单位降低库存的一些做法,《三秦都市报》记者马军伟感慨:“黄陵矿业不但能做大做强,还能在废弃物上做文章,变废为宝,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节俭过日子,实在了不起。”
采访中,黄陵矿业公司总经理师永贵介绍说:“我们不但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树立了过紧日子的五种思想,储备起渡过难关必备的精神食粮,更在行动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苦练冬泳本领,面对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我们有信心把黄陵矿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神南矿业公司——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的煤炭生产运输体系
神南矿业公司,是陕煤化集团在陕北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的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公司拥有红柳林、张家峁矿业公司等5个煤炭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4400万吨,一条单线双向年6000万吨运输能力的红柠铁路专业线和一家为矿区提供掘进、搬家、维修等专业化生产保障服务的产业发展公司。公司以建设“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现代化煤炭开采企业为目标,依托陕北能源基地资源优势,从零起步、艰苦创业,顺利实现了由基本建设向安全生产、再由安全生产向高产高效的全面转型,矿区专业化生产保障服务体系和“路企直通”煤炭运输体系日臻完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连年增长。在煤炭市场遭遇持续“寒冬”的严峻形势下,神南矿业公司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沉着应对市场危机,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今年1-6月,公司,累计生产原煤220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71.48亿元,实现利税41.39亿元。《新华社》陕西分社记者刘刚在听了神南矿业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后,形象的将“神南模式”比喻为“大象跳舞”,他认为: “神南矿业以打造专业化生产链条为统领,有步骤、有重点地突破,逐渐激活这一链条上各个企业的活力,以“四轮驱动”模式带动旗下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在接受市场洗礼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次转身。“四轮驱动”里,一靠与市场对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二靠技术创新抢占行业标准;三靠建设专业生产服务及运输体系,降低运营成本,以“小循环”带动“大循环”;四靠战略布局和精细化管理,向管理效益,以文化建设“萃取”精气神,不断凝聚上下一心的企业发展共识。”
在这里,记者团一行参观了红柳林矿业公司、张家峁矿业公司,红柠铁路自营运输专线以及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参观中,红柳林矿业公司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引起了《华商报》记者刘翀的兴趣,她说:“红柳林煤矿的‘心.xin文化’,既有安全文化又有人情文化。最精辟的是他们坚信‘思想的危害超过井下的危害’,从源头防范,把复杂的安全管理简单化。”在参观了张家峁矿业公司后,陈继军记者说:“该公司在煤炭市场火爆时,就能居安思危,通过对煤炭产品精耕细做,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尤其是今年3月建成的50万吨/年全国最大的干法制粉、湿法调浆生产线,实现了末煤的高附加值清洁利用,助推企业由挖煤卖煤向经营高附加值精细产品、技术及服务转变,为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陕西日报》记者贺韬也表示:“张家岇矿业公司在盈利的情况下,居安思危,积极开发水煤浆和粉煤等传统燃料的替代品,延伸了产业铲,增加煤炭附加值。”
在座谈中,神南矿业公司总经理刘建设谈到:越是在市场出现困难的时候,神南公司就越是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髓,积极承担使命,坚定不移地完成集团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既是神南“责任所系”,更是集团“发展所需”。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神南公司一定能够在困境中找准方向,在逆境中抢抓机遇,以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和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助推陕煤化集团在逆势中实现增长。
神木煤化工公司——致力于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事业
记者团到达的第三站神木煤化工公司,是陕煤化集团“以煤化工为主导”发展战略的先锋队和排头兵。目前,该公司拥有天元化工、富油科技等7家企业,主要经营煤化工及新能源产业开发,煤化工技术研发、转让、服务等业务。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兰炭(粉焦)-煤焦油-燃料油”和“块煤-兰炭(粉焦)-煤气(煤矸石)发电-热力-电石”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公司计划建设榆神清水工业园区3000万吨大型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神南矿区大部分煤炭的就地转化利用,并为陕煤化集团带来数百亿的销售收入。今年上半年,面对煤化工市场低迷的被动局面,神木煤化工公司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产销量稳中有升,实现销售收入28.3亿元。
在神木煤化工公司下属企业参观时,贺韬记者表示:“天元、富油等合作模式的创新成功地把国企民企的优势结合起来,増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粉煤焦化技术研发成功,对推动占煤炭产量70%的粉煤的转化利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陈继军记者在天元化工公司座谈时说:“天元公司勇攀煤分质利用技术制高点,继建成50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工业化装置,并实现长周期高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取得可观经济、环保与社会效益后,该公司又成功开发了煤焦油提酚新工艺,建成2.2万吨/年全国最大的精酚生产装置。并通过自身力量,成功开发了粉煤回转炉热解技术,建成1.5万吨/年工业化中试装置,为粉煤高效转化探索崭新路径。”《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校天奇说:“近几年,陕煤化集团所属化工企业经济效益显著,许多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神木天元化工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1.3个亿,成为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盈利大户。”当听到富油科技公司拥有两项世界领先技术时,《中国能源报》记者胡珺不禁感叹到“该公司的煤-焦-油产业链完整,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节水节能,效益可观,完全实现了煤炭的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为国内的‘煤炭就地高效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找到了良方。”
座谈会上,神木煤化工公司总经理王会民讲到:“他们将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煤炭分质利用和发展精细化工为方向,突出效率优先,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走出一条神木化工特色之路,努力成为陕煤化集团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
西北电缆公司——建设国内技术一流的高端矿用电缆制造企业
记者团一路北行,到了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西安重装旗下的西北电缆公司。为加速发展生产力,抢滩鄂尔多斯资源高地,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端矿用电缆、新能源等特种电缆及装备制造产业,今年3月,陕煤化集团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鄂尔多斯市西北电缆公司,主要生产高端矿用电缆、矿山用避难硐室、救生舱等产品。公司汇聚了来自中原、陕西关中和祖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以高端矿用电缆制造为目标,以高端装备为保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高精尖技术为支撑,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西北电缆公司将实现当年组建、当年投产见效,预计今年将完成3000万元的销售收入,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
在西北电缆公司的参观过程中,记者马军伟夸赞道“西北电缆公司以饱满的热情在鄂尔多斯建设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高端电缆生产基地,一旦投产达产并实现其中长期规划,不仅能为陕煤化集团的多元互补发展增姿添彩,也将彻底改变中国高端电缆依赖进口的格局,为我国电缆产业做大做强做出新贡献。”当得知西北电缆公司选址鄂尔多斯市江苏工业园区,当地政府还配套划拨给公司1亿吨的煤炭资源开采权限。贺韬记者不禁感叹道:“陕煤化集团以投资换资源,投资鄂尔多斯,创办西北电缆厂,犹如高手博弈,可谓是神来之笔。既填补了集团高端矿用电缆的空白,又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占有了省外煤炭资源。”
西北电缆公司总经理高世明在座谈时说,公司关注行业前沿技术,以特种电缆为核心,以高端电缆市场为导向,在2020年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技术领先的高端环保电缆大型企业,努力成为陕煤化集团装备制造板块中的明星企业。
此次采访结束之后,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对陕煤化集团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也找寻到了令其实现逆势增长的神奇力量。那就是陕煤化集团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世界领先的高新科技,更是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企业自身的自信激情,所属单位的抱团取暖,企业员工的齐心协力。《中国煤炭报》记者校天奇用“风景这边独好!”来形容陕煤化集团的逆势增长,他说“ 在煤炭行业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集团上半年还盈利了 7.56个亿 ,安全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水平,销售增加,其他经济指标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这都是集团公司领导战略思路正确,结构调整到位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此次记者团的陕北、内蒙一路之行,看到了集团在煤炭、化工产业链、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绿色经济的发展 、高端人才智能的发挥和员工技能之高的贡献。”贺韬记者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集团,他说:“面对寒冬,各所属企业过紧日子意识増强。在釆访座谈中,桌上既无果盘,也无鲜花,就是清茶一杯。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张家峁釆访时,午饭就安排在职工食堂,既使记者对职工生活有亲身体验,又节省了时间。这次新闻媒体走进陕煤化釆访活动时间虽短,感触很多。点点滴滴犹如煤炭行业"寒流"中涌动的春潮,让人们看到了陕煤化逆势增长一枝独秀绝非偶然;也看到了陕煤化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