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经济专家为煤企健康发展“支招”

时间:2013/9/3 11:00:22

                       2013年煤化企业过冬高端论坛在榆召开

    为使榆林市煤炭企业在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和煤炭价格下跌双重压力下,通过加快管理转型,从而渡过难关,实现健康发展,榆林市委、市政府市于9月1日举办了2013年煤化企业过冬高端论坛,邀请了陕西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齐捧虎和刘光岭教授作了专题讲座。

    市长陆治原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神木县委书记尉俊东,副市长马秀岚出席,市内外煤炭企业及相关部门代表约500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现场,刘光岭、白永秀和齐捧虎分别作了题为《克强经济学视域“煤企过冬”——挑战与机遇并存》《煤炭企业战略管理转型》和《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成功越冬》的主旨讲座。刘光岭从当前煤企遭逢困境的原因开讲,就面临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敏锐地看到危机中蕴藏的发展良机,从“稳增长”政策和稳定的增长态势,企业借机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政府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一一作了详细论述,为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白永秀和齐捧虎的讲座则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了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上,白永秀认为企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尤为重要,只有员工和企业的文化得到提升,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齐捧虎认为,要建立起企业的凝聚力,将企业打造成一块“顽石”,员工、管理和经营的建设缺一不可,只有让这3方面得以全面提升,才能让企业在困境中寻找到生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发言摘登见本报二版)。
    陆治原指出,3位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困难和机遇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并对企业通过创新转型、技术升级、管理改革等方式,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作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的论述,为我市煤炭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晰了煤炭市场的前景,增强了我市煤炭企业渡过“寒冬”的信心。 

                        把握经济形势    助力煤企“过冬”
                           ——2013年煤化企业过冬高端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刘光岭:
    煤企:挑战与机遇并存
    煤企挑战的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放弃刺激政策,宏观经济减速,煤炭需求减少;“调结构、促转型”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直接或间接减少了煤炭需求;“节能减排”任务重、压力大,减少了煤炭消费;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迅速,部分挤压了煤炭需求;国际煤炭价格走低,进口量维持高位,对煤企构成压力等5个方面。
    煤企挑战的内部因素包括市场预判有误,煤炭产能以及煤炭精深加工产业产能全面过剩;煤炭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加重了困难局面;煤炭企业税费依然较重,困难时期影响凸显;陕西煤企“一体化”建设不足,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控制力较弱,增大了经营难度等4个方面。
    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挑战背后的机遇所在。煤企机遇具体来看有三大利好:一是“稳增长”政策和稳定的增长态势,确保煤炭需求维持高位,煤企不必过分悲观;二是“寒冬”给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煤企可以借机加快结构调整,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为煤企减负,为轻装前进创造了条件,陕西省政府于7月31日表示要研究出台支持省内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陕西省政府领导称,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支持省内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煤电企业清洁高效就近用煤,推进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建立和谐煤电关系等,这都为煤炭企业安然渡过“寒冬”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白永秀:
    煤炭企业战略管理转型
    当前,国际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国际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也正处于全面转型时代。煤炭企业生存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资源、生存空间、安全问题越发严重,可以说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是受资源制约,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都把调整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一要务。
    煤炭企业管理出现了新趋势,一是环境复杂化,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的承载力过度,气候变暖;社会环境方面,信仰危机;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缺失。二是管理人本化的发展,从物本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三是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四是经营市场化从计划生产转变为面向市场经营。五是创新全员化从技术人员的单一创新变为全员、全方位的创新。此外,员工文凭、文化自信化,组织学习化、艺术化和生产专业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企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尤为重要,文化转型是由文化形成到文化提升,文化提升的实质是自发文化上升为自觉文化——自觉文化的结果为自信文化——员工对未来的自信心;员工的诚信;员工的自省与自炼;员工的凝聚力文化提升的重点在于特色化、凝练化和系统化。提升员工素质要实施六大工程,即理念转变、学历提升、人文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创新主体是企业—车间—班组—岗位—个人,创新客体是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创新形式是现场创新、适用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是经济激励与精神激励。

    齐捧虎:
    苦练内功夯实基础
    要建立起企业的凝聚力,将企业打造成一块“顽石”,员工、管理和经营的建设缺一不可,员工建设要从8个方面着力:尊重、员工、倾听、创新、考核、成长、奖励、幸福;管理要从制度合理、文化温暖和方法有效上抓起,形成实现企业使命、共享企业远景的共同价值观,从做事的角度看,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标准化,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从用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让普通的人做不普通的事,也就是制度化、团队化,从而能够用正确的人、正确地用人。
    经营方面,要形成岗位就是利润源、人人都是经营者的观念,要实现精心经营、精耕经营、精算经营、精致经营和精彩经营的“五精经营”,要明白再朝阳的产业,都有亏损者;再夕阳的产业,都有盈利者;再景气的市场,都有亏损者;再不景气的市场,都有盈利者。这就要求当前处于困境的煤炭企业,要把握趋势、顺势而为,要做到掌控资源、历练能力,要释放员工能量、实施精细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和打造竞争优势。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特质性的自身能力;基础竞争力是指与竞争对手相似的、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且比较容易模仿的一般性能力。因此,只有全面增强基础竞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在困境中寻找生机,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秘书处整理)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