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国能神东智能化+高产高效,引领煤炭产业革命 撑起中国能源脊梁

时间:2025/5/3 11:41:01

    能源保供下的“硬核担当”
    2024年,内蒙古煤炭产量以12.97亿吨重回全国第一,其背后离不开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的强力支撑。作为中国煤炭行业的“领头羊”,神东煤炭集团不仅以年产量超1.9亿吨的成绩成为能源保供的“主力军”,更凭借多个千万吨级矿井的智能化革新,重新定义了现代煤矿的标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神东旗下那些“产量王者”煤矿,看它们如何以科技与效率扛起国家能源安全的“大旗”。

    一、大柳塔煤矿:3300万吨的“绿色矿山”典范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首个“五高”(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现代化矿井,核定年产能高达3300万吨,稳居产量榜首。这里不仅是全球首个适配华为鸿蒙系统的煤矿,更以“无人跟机、有人巡视”的5G智能综采模式,将井下作业人员减少30%,吨煤能耗降至2.0 kgce/t,远超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沉陷区光伏电站年减碳26.2万吨,将“黑金”与“绿电”完美融合,成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修复样板。
    个人点评:大柳塔的“绿”与“智”,打破了传统煤矿高污染、低效率的刻板印象,证明高产与环保可以并行不悖。

    二、补连塔煤矿:世界第一大井工矿的“超级产能”
    补连塔煤矿以可采储量15.5亿吨、年产能超2000万吨的规模,被誉为“世界第一大井工矿井”。这里采用超大伸缩比液压支架和沿空留巷工艺,将回采率提升至行业顶尖水平,同时依托亿吨级区域生产控制中心,实现17万个监测点位、1.1万台设备的集中管控,堪称“煤矿大脑”。其首创的“5G高级智能综采工作面”,仅需地面操作员远程干预,即可完成全流程采煤作业,效率提升超20%。
    数据亮点:补连塔的“一刀煤”产量可达2700吨,相当于3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三、上湾煤矿:8.8米采高的“世界纪录”缔造者
    上湾煤矿因全球首个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闻名,单面年产能达1600万吨,创造了装机功率、采高、工效等多项世界第一。其自主研发的国产化智能装备,将资源回收率提高20%,工效提升14.3%,2024年保供任务更突破1500万吨,成为内蒙古能源增量的关键引擎。值得一提的是,该矿煤质“三低一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被誉为“绿色环保煤炭”,完美契合“双碳”目标需求。
行业意义:8.8米采高技术填补了特厚煤层开采空白,为中国乃至全球煤炭高效开发提供了“神东方案”。

    四、布尔台煤矿:2000万吨级智能化“试验田”
    布尔台煤矿设计年产能2000万吨,是神东智能化转型的“先锋”。其22207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率达90%,故障率降低10%,员工效率增长21%。通过“矿鸿”操作系统,230台设备实现数据互通,手机APP即可远程操控采煤机、皮带运输等全流程,真正实现“地面指挥、井下无人”。此外,该矿还首创“记忆割煤系统”,采煤机可自适应煤层变化,一刀煤高度误差仅±50毫米,精度堪比工业机器人。
未来目标:布尔台计划实现采掘、运输、安控等8个“100%智能化”,剑指全球复杂条件矿井标杆。

    五、哈拉沟煤矿:大学生采煤班的“高产密码”
    哈拉沟煤矿虽未公开具体产能,但其“大学生采煤班”却以单班年产460万吨、回采工效1330吨/工的纪录惊艳行业。这支由12名高学历矿工组成的团队,通过优化割煤工艺、研发断链保护技术,将设备故障率降低20%,效率提升15%,累计产煤超4800万吨。他们的故事证明,煤矿不仅是“体力战场”,更是“智力高地”。
观点延伸:年轻技术人才的涌入,正推动煤矿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跃迁,这或是中国能源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结语:亿吨级产能背后的“中国答案”
    从大柳塔的“绿色转型”到上湾的“世界之最”,神东的千万吨级矿井群不仅撑起了国家能源安全,更以智能化、低碳化引领全球煤炭工业革命。在“双碳”目标下,这些“超级煤矿”如何平衡保供与减排?或许,答案就藏在它们的每一次技术突破与生态实践中。未来,随着更多“无人矿山”“零碳矿区”的落地,神东或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最佳注脚。     (  2025-04-27 14:36·矿业砖家  )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