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西勘院:地质找矿建新功

时间:2012/10/9 10:48:24

                    记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十一五”期间,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实现总产值3.29亿元、总收入2.77亿元、总利润1673万元,较“十五”末分别增长了91%、87%和113%。全院资产总额增加了5.67亿元,增幅达752%,流动资产增加了5.75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9倍,职工收入以年平均15%的速度持续增长,极大的增强了单位活力和竞争力。
    地质勘查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该院承担和完成的地质勘查项目达140多个。其中陕北煤炭资源勘查先后完成陕北府谷矿区冯家塔井田勘探、吴堡矿区横沟井田勘探、府谷矿区尧峁井田详查、靖边海则滩煤炭普查、榆林巴拉素煤炭普查等项目72个,提交各类煤炭资源量463.8亿吨(含未评审项目资源储量310.6亿吨),为陕北煤炭开发和实现煤炭资源“三个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科学依据。目前这些勘查成果已被国电、大唐、陕煤、延长等大型企业集团开发利用,建成或在建井口电厂、煤转油、煤转气化工基地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陕西省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府谷矿区冯家塔井田勘探报告》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 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横沟井田勘探报告》、《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薛庙滩井田勘探报告》等5份报告分别被陕西省地质学会授予陕西省优秀地质成果一、二等奖。市场逐步由省内发展到省外,特别在青海省已连续工作四年,基本建立了较高的信誉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金属矿产勘查完成了陕西周至安家岐金矿详查、青海都兰夏拉可特力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普查等项目19个,提交铁矿资源量617.3万吨,钼钒矿95997吨,金矿5039.58千克,钒矿279366吨,铜矿51757吨等;区域地质调查完成青海、内蒙、新疆等区调矿调项目6个;各类综合地质技术服务项目49个。
       业务领域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按照以陕北煤炭勘查为重点,省内及周边省份地质矿产勘查钻探服务和工程地质勘察为两翼的发展新思路,工勘施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业务总收入数增长了10倍左右,各项效益指标节节攀升。5年间先后完成了陕北榆林小纪汉井田勘探、宁夏中卫煤田勘探、新疆克拉玛依铍矿勘查、“十天”高速公路、“宝汉”高速公路部分标段初勘等157个项目。在做好煤田勘探施工的同时,还扩大了服务领(区)域,先后在河南、宁夏、内蒙和青海等邻近省份承揽并开展了金矿、铁矿、铝土矿以及铜矿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09年以来,该院以工程勘察甲级资质为依托,在陕西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基础勘察、高速公路、提防地基勘察和市政工程基础勘察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既在工勘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又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力。
成功申报了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完成的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获得通过,使其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世界地质公园,推动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地质工作新的服务领域。
    截止2010年底,该院共承担了60多个中小型项目,项目涉及专业领域多,尤其是2008年承揽的四个区县的农村二调项目和三个城镇地籍测量项目实现产值超千万。2010年承揽的4个县(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延续了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另外,土地产能核算、单矿种统计等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为该院今后的发展拓宽了市场领域。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科技人才不断涌现。该院把坚持科技创新、新技术广泛应用作为经济的增长点和切入点。领导率先垂范,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和探索,成果显著。院长陈磊同志曾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国土资源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十五经济技术创新十佳科技标兵”、“西安市劳动模范”, 2011年还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院制图室获得“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新成绩。
    在陕北煤炭资源勘查项目中,注重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效果。采用地震、磁法、电法等先进手段与传统方法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井田小构造、煤层自燃区、小煤窑采空区积水等生产难题;利用先进的采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勘查过程中粉末状煤层的采样问题;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解决了煤层瓦斯相对富集的采集和分析问题;通过改进钻头、取芯器等重要生产工具和改进堵漏材料配方和堵漏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多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连接,从而保证了资源量估算的可靠性等。在勘探工程中,使用TXB—1000型钻机、JGS—1数字测井系统、日本产500系列全站仪、美国产Trimble4600LS单频GPS测量系统及TGO随机软件、法国DSNP公司生产的Scorpio 6401SP单频16通道GPS接收机及同济大学编写的GPS-VECT基线处理软件和GPS-NET网平差软件、GQZ-240高精度多道遥测地震仪、国产MAPGIS制图软件等先进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保证了基础资料的可靠程度。
    在陕西省周至县金牛坪-长安县库峪一带金矿普查项目中,将韧性剪切带成矿理论应用于该工作区的普查找矿实践当中,首次发现了新类型金矿和金矿床内的独立银矿体等新类型,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
    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中,创造性地提出应用最新的VML编程技术,不但解决了项目难题,而且可与当前流行的WEB技术的网页进行无缝集成;利用MAPGIS西北总代理的平台优势,大力培养和锻炼GIS专业研发人员,为地质、土地、部队、市政等相关单位二次开发了一系列的具有独立版权的信息系统(如全国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系统、空军某部仪表进近图自动制图系统、矿山地测自动成图系统等);通过 X—荧光法和伽玛能谱法在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成矿有利地区供地质找矿验证。
    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得到加强。①通过国际三项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该院顺利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项管理体系认证及监督审核工作,成为局系统首家建立并通过三项体系的单位,为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该院在生产经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项管理体系各项规定和文件,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制度管理的指导、控制和协调能力,降低了经营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②资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该院取得土地规划甲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2009年,工程勘察乙级资质晋升为甲级资质。这些资质的取得和晋升,既为该院逐步完善地质勘查手段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又获得了进一步开拓土地规划市场的通行证为进一步拓宽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西勘院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该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了一套“用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机制,在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了良好、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立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工队伍,从而促进了该院各方面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单位形象建设,扩大影响,不断增强竞争力。二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既有计划地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又注重大学生的招聘和特殊人才的引进,自06年至今共招聘136名大学生充实到生产一线(其中研究生28人),使青黄不接的人才问题得到缓解,经过锻炼和培养,已有数十名大学生成为项目、技术、管理等重要岗位的骨干。三是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十一五期间,投资了一千万万元用于职工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和院部绿化工程建设,队伍凝聚力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四是实行“效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生产一线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变工作作风,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数十次深入到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慰问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该院已步入陕西省规模以上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该院2004年度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岗”;2005年被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称号;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历次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陕西省科技成果奖及原地矿部地质找矿成果奖数十项。其中《陕西省周至县马鞍桥金矿普查报告》等31个报告分别获前地矿部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二十二项;《鄂尔多斯沉降带中西部及陕北榆、神、府区找煤规律研究与勘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南部以矿业为先导四个经济区发展设想调查研究报告》等3个项目报告分别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王育良)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