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需要“攻深找盲”,离不开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如何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人才培养,找准科技供给的“发力点”?请听院士专家们从地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及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睿智之见。
找矿突破的关键是理论和方法技术创新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需要‘四个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地质人才出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说,许多重大找矿突破都是随着找矿理论的创新出现的,原本以为没有找矿希望的地区随着认识的改变,有可能成为找矿靶区,继而发现大的矿床。此外,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是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特别是当下,实现找矿突破往往要“攻深找盲”,亟需新的探测技术。
近年了西藏斑岩铜金矿勘查的范围和方向;碰撞环境斑岩成矿系统多中心复合成矿理论,实现了西藏碰撞造山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找矿的重大突破。如今,水系+岩屑+土壤+高磁+激电联合探测技术以及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多元指针矿物勘查技术的应用,有望在已发现矿床的深部、外围和异常区再次实现新的找矿突破。唐菊兴认为,浅覆盖区找矿突破的关键是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创新。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应当瞄准一些重要突破点,包括在陆相火山岩区全面完成航磁探测、重力探测,在重要异常区开展高精度、高分辨率激电探测,全面开展陆相火山岩区遥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等。
“大到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小到对地层接触线的认识,都能有效指导找矿突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宋玉财说,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需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和调查评价,加强深部过程与环境对岩浆起源及成矿制约的研究,加强区带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加强矿(集)区和矿床控矿地质要素研究等。应当按不同矿床类型在最新研究认识的基础上,梳理出制约找矿的关键地质问题,加强针对性的调查与综合研究。在区域和成矿带尺度,针对成矿深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开展专项填图;在矿(集)区和矿床尺度,针对控矿地质要素,开展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并加强三维填图。
点燃矿产勘查的“科技引擎”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攻深找盲、探边摸底、绿色勘查,迫切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支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张振杰正在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秋明团队新一轮找矿大数据智能成矿预测研究项目。他指出,成矿预测是矿产勘查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潜在的矿产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测,为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成矿预测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突破,应当点燃这一矿产勘查的“科技引擎”。
张振杰指出,传统研究仅关注与成矿相关的直接重要的指标,大多凭借专家经验,倚重直接重要预测要素,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低,数据量小、模型简单,预测精度低。如今以知识图谱等数据驱动技术实现“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预测评价系统”拓展,从“关键要素静态相关性分析”向“全要素跨尺度动态知识推理和发现”,能极大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科学构建预测模型决定了数据、算法、算力的使用,是精准成矿预测的前提。大数据是成矿预测的物质基础,要充分利用现代天—空—地—海探测和海量文献等多源异构数据,关联各类数据,构建成矿预测大数据。其中,包括工程数据、地质图件、地质报告、共享数据库及科学文献等。通过构建数据和知识耦合的成矿预测人工智能模型,实现成矿知识、找矿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的有机融合,提升成矿预测人工智能模型的泛化能力、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科学谋划面向找矿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关乎国家安全,我们要实现成矿理论重大突破,促进勘查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培养找矿人是基本要求。”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说,地质找矿工作是一项人员素质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运作周期长的基础性事业,如今地质人才培养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地质人才队伍规模底盘在减少,人才培养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的布局与找矿任务的地理分布不够匹配,面向找矿突破行动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方案相对缺乏,对优质生源的吸引 力不足,毕业生在找矿领域就业的比例不高,面向找矿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地学人才培养单位减少,培养特色相对弱化,等等。
“单一的学科无法支撑找矿突破,需要更大范围的理工融合、工管融合,找矿突破需要专业结构合理、多层次人才体系支撑。”陆现彩认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找矿事业的互动关系应当进一步密切,面向找矿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学科体系需要科学谋划、整体推进。此外,地学人才培养单位应不断打造人才培养特色,以特色人才培养彰显服务能力。
陆现彩建议,一是要突出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做好本科专业、研究生授权点、专业学位的布局;注重专业学科内涵建设,建特色班或特色项目,彰显“找矿突破”特色;推进学科交叉,重点布局建设“地质找矿”“找矿+”“+找矿”专业学科;面向找矿人才培养,科学优化评价体系,建立激励体系。二是构建更开放的培养体系,强化科教融合,培养新一代矿产资源领域的科学家,服务理论创新;深化产教融通,培养具有创造性解决技术难题的一流工程师,服务技术装备创新;推进国际合作,汇智聚力支撑创新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既要强化基础,也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课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三是打造更系统的层次结构,做好地学科学素养和知识普及工作,塑造好 “找矿人”的社会形象,优化本科生生源;在本科教育方面,注重立德树人,注重职业生涯教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学术学位质量建设、专业学位规模提升以及导师队伍建设;面向“找矿人”终身教育,积极主动“搭台”“唱戏”,做好专题培训、素养培训、实践培训等。(协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