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望十年发展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能源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也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迈向了新阶段。
开创能源节约高效利用新局面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其内涵之一就是要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在消费端厉行节约。
能源革命提出近十年来,我国全面推进降本增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提效深入推进,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
——工业领域,与2012年相比,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7%,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综合能耗下降11.3%,电解铝交流电耗下降6.3%,水泥综合能耗下降9.3%,乙烯综合能耗下降6.3%,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7.1%
——建筑领域,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24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达91.2%。清洁取暖面积不断增长,清洁取暖率持续提高,北方城镇单位面积供暖能耗总体呈下降态势;
——交通领域,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620余万辆,超过全球一半。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665.2万台,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十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大幅提升,以年均不到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这一成绩足以令人振奋。
源消费革命的另一项成果,来自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时间退回到2013年,彼时,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为67.4%,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56.2%,下降超过11个百分点。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煤炭消耗下降超过45%。
与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相对应的,是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快速攀升,该数值已由2013年的15.5%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25.9%,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消费结构清洁化推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过36%。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能源消费革命成果的真实写照,是能源行业十年来砥砺奋进的辛苦结晶,是未来实现低碳转型的坚实基础。
从目标变为现实,以现实明晰目标。能源消费革命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指引着我们更好地前行。
构建多轮驱动能源生产体系
加油站内加油机上跃动的数字、铁路沿线频繁可见的白色风机、城市村镇不断增多的充电基础设施……能源,正在以多种姿态,融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这背后,离不开能源行业提供的重要支撑。
我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着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构建了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让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拥有坚实底气。
——这些底气,来自经过淬炼的滚滚乌金。十年来,中国煤矿数量由1.3万处减少到4300处以内,年产千万吨级的煤矿由33处增长到79处,产能由4.5亿吨/年提高到13.4亿吨/年。
——这些底气,来自稳油增气的成果结晶。中国陆上最大油田大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连续20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于2023年6月累产原油突破5亿吨大关;2021年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我国油气行业产供储销体系弹性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具备充分保障年度消费和尖峰保供需要的能力。
——这些底气,来自贯通东西的电力高速。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点亮西藏千家万户;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将中国西南的绿色清洁水电源源不断送往华东;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十年来,我国电力统筹配置更加高效,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达到88万千米,“西电东送”规模超过3亿千瓦。
——这些底气,来自安全有序的核能力量。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在建核电机组33台,总装机容量3883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商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7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创造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
——这些底气,来自九州四海的无限风光。长江流域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总规模超过4.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今年7月底达到13.45亿千瓦。
十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加快推进能源供给革命,让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13年的35.9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22年的46.6亿吨标准煤,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从小到大,由少及多。一项项成果的获得,是能源供给革命成绩斐然的最佳映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路径选择,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初心使命。
创新驱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这是社会规律的使然。创新,贯穿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能源技术革命的提出,更加响亮地吹响了创新的号角。
在号角的指引下,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加大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力度,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在传统能源领域,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面推进,已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043个,推进工作面1277个,实施智能化建设的煤矿产能占比达到46.9%;成功研制CG STEER、“经纬领航”Ⅰ型、“璇玑”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突破多设备联动协同控制瓶颈;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成功投运,中国海上油气开采开启超深水时代。
在非化石能源领域,世界首座300米级、承受水荷载最大的高拱坝——云南小湾水电站,将中国混凝土双曲拱坝技术推向世界;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是世界上已投入安装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全球首个高寒、高纬度槽式光热电站——青海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已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此外,新型储能、数字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众多拥有创新基因的词汇走进能源领域,让能源系统更加智慧、开放、高效、友好。
创新不仅来自实体技术的突破。能源体制革命的推进,也带来了能源行业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京举行;2016年3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今年上半年完成国家电网经营区28938亿千瓦时的总交易电量;2017年,上线绿证交易平台,已累计为17000名认购者(企业)提供绿证购买服务……十年来,能源行业不断健全完善能源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市场,加强能源治理制度建设,让能源普遍服务水平迈向新阶段。
同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加强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导向作用,持续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无论是技术发展带来的革新突破,还是体制革命推动完善的政策体系,都在以创新为支点,撬起令人振奋的成绩。
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今日中国,正在与世界深度融合。今日中国,正以开放心态拥抱世界。其中,能源合作作为重要载体,正在搭建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在自主中谋求合作,又要在开放中坚持自主。
秉承这一原则,十年间,我国能源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
——我们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了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全面加强与重点能源资源国务实合作,建立形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稳定运营。与俄罗斯、蒙古等7个国家开展电力互联互通项目,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能源资源国际合作新局面。
——我们高质量推进务实能源合作,形成能源互利合作新格局:扎实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等标志性合作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提升所在国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器”;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通过一大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合作项目,有效解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中国光伏组件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量超过5.75亿千瓦,累计出口额超过2200亿美元。
——我们搭建起高水平能源合作平台,建设更紧密的全球能源伙伴关系:十年来与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政府间合作关系,推动中国—中亚等6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落地见效,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十年来,我们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与各地区和国家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全球能源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为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合作者胜。展望未来,我们将站在更高起点上持续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坚定不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不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国电力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3-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