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社会资本四步即可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时间:2021/11/28 16:46:05

    2021年11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程序设置、步骤路径、体制机制创新等进行了解读。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程序设置,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为了解决社会资本参与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项目论证以及修复方案制定等工作参与不充分、缺乏市场化运作等问题。
    二是重点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进一步明确责权率和风险双控,明晰成本和收入,使社会资本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清晰地预测项目风险和盈利水平,从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意见》提炼并设计了4个共性程序。第一是项目设立。这是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的依据,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各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规划和修复标准、修复要求,进一步确定一定区域内拟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和重点项目,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具体投资方向、重点领域和项目并及时公开,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不公开等问题。
    第二是方案制定。这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步骤,改变以往主要由政府部门制定具体生态修复方案的做法,转向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案,鼓励包括社会资本、当地居民、各利益相关方、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等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设计,通过汇聚众智、凝聚众识,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满足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同时,在方案中明确各方权责、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核心指标和修复后的产业发展、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等支持政策,使社会资本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清晰预测项目风险和盈利水平,进而达到社会资本敢于参与和愿意参与的目的。
    第三是主体引入。这是通过公开竞争方式来确定社会资本的重点环节,将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相应的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各类指标转让及支持政策等一并公开,通过竞争方式确定生态保护修复主体暨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使用权人,并签订生态保护修复协议、土地出让合同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协议,明确修复要求、各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四是产品交易。这也是社会资本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通过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保护修复产品的交易渠道,公开发布产品交易规则、企业信用评级等信息,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规范市场化交易,解决社会主体担心的政策和交易风险问题,从而建立合理的投入回报机制。
    4个程序是共性的、一般性的做法,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设定相应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林草局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沟通,解决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短等问题。2015年起,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突破口,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支持林草业的作用,建立与两行的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创新贷款长周期、宽限期和低利率的金融产品。截至今年8月,全国共建设储备林6561万亩,其中利用国开行、农发行两行的建设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达2181万亩,约占1/3。2015年起,两行累计授信达到242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达到737亿元。在社会资本参与和金融机构支持的情况下,国家也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比如在造林、种苗、科技支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中央预算内投入造林的可作为国家储备林的资本金进行投入,通过财政补贴来进行支持。目前,除了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不少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林草业建设,特别是扩大到林业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精准扶贫等领域,开创了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国家林草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油茶产业的发展。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拓宽抵押质押物的范围、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设置,提升中小微企业油茶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出台“油茶贷”,对经营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的企业、农户等主体给予针对性的金融支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和国家政府部门多方联动,共同解决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投入大的问题。在相关的政策上积极给予社会资本以更多的财政支持。(黄山)
    中国绿色时报   2021.11.26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