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日发出通知,部署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分别提出了钢铁、煤炭、煤电的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其中,煤炭方面:力争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左右,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并不断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
事实上,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情况看,到去年10月份,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前两年,我国退出煤炭产能已经超过4亿吨。为此,通知提出,今年要不断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为主。
六部门要求今年要不断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为主
为更加科学有效做好去产能工作,通知的附件《2018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下称《要点》)做出了多个方面的部署。
《要点》提出,坚持破立结合、先立后破,培育发展优质产能,持续提升安全清洁高效稳定的供给能力,通过优质产能有序增加,推动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实现煤炭行业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优化。
《要点》提出,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将长期停产停建、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作为“十三五”后三年煤炭去产能的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进一步简化程序和要求,推进去产能关闭煤矿的采矿许可证注销等相关工作。2018年原则上不退出高于发改运行﹝2017﹞691号文件所明确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的在产煤矿。
《要点》提出,深入推进煤电联营和兼并重组。在晋陕蒙新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重点推广坑口煤电一体化模式,推动煤矿和电厂由同一个法人控股和经营,暂不具备条件的,鼓励煤电双方大比例交叉持股。在高度依赖省外电煤调入的地区,支持电力企业与主要产煤省区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采取出资购买、控股参股等方式发展跨区域煤电联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强强联合,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要点》提出,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引导煤炭企业更加注重清洁、高效、安全、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开展重点产煤地区转型发展试点。
《要点》提出,持续优化开发布局。坚持以北方大型现代化煤矿替代南方中小煤矿的方向,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深度优化煤炭供给区域结构和生产结构,逐步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开采条件复杂地区开发强度,重点建设神东、陕北、晋北、晋东和新疆大型煤炭基地。支持先进产能比重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地区,通过职工安置、资金支持、股权置换、资源互保、煤炭储备等方式,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开展指标交易和产能协作,实现要素资源跨地区优化配置,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地区集中。
《要点》提出,多方开辟职工安置途径,指导企业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预防和妥善化解职工安置中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提高职工安置质量。积极推动企业资产和债务处置。
为防止因去产能而出现阶段和局部供应不足问题,《要点》提出,统筹做好去产能和保供应等工作,加快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有关省(区、市)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工作。保障供应难度大的地区,要统筹制订去产能实施方案和可操作、可落实的煤炭保供方案。煤炭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产煤省区要建立健全煤矿生产在线监测平台,及时掌握生产供应情况,解决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根据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调整、主要煤运通道新增需求和能力变化,完善铁路网规划,消除煤炭运输瓶颈。此外,《要点》还提出,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完善应对煤价异常波动制度,建立完善煤炭储备和库存制度,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吴启华、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