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专家访谈: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20/4/27 16:25:54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目前,世界地球日成为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自然资源部确定2020年    
   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适逢世界地球日,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记者采访了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三位专家。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与环境政策研究。
   姚 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经济研究。
   侯军亮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从事资源环境监测等研究。
   主持本报记者  张金萍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准则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努力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2020年自然资源部确定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进一步突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周宏春认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需要深入研究、积极践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为保障自然系统生态功能的完好性和稳定性,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必须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约束,以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一切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行为,都应该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予以有效消除。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周宏春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也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就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敬畏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对于生命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而言,“和谐共生”是天然赋予的生存本能和共同遵守的生存法则,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所有生物,必须相互依存、共生互利、需求互补、协同进化。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完好性和永续性。人类应遵循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形成与自然和睦协调、同生共荣的“和谐共生”状态,才能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正常进行,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能永续发展。姚震这样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侯军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停止对大自然“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无节制开发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野蛮干预和“自杀式”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衡性,“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他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体现为:“人类经济活动可消耗资源、可损耗环境的额度”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资源再生能力和环境自净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和自净化能力,确定各经济活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可消耗额度、污染物及废弃物排放额度,以此作为经济活动规划的前置约束条件,在额度指标约束下,来规划确定可承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指标。此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要求各区域应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及发展水平,评判其人口经济规模是否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容量,并根据是否超载、超载严重程度来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取向。
   基于此,姚震认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不断创新绿色治理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过程和各方面,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与生态补偿
   保持并提高生态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生态产品的定义,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无论是原始的生态系统,还是经过人类改造后的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公共物品性、价值多维性、外部性、持续性等特征;可以直接被人类消费,也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生产生态友好型产品,间接实现生态价值。
   根据国际上较权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周宏春介绍,生态系统服务大致分为四类:直接提供物质,调节自然要素,提供精神、消遣等,维持地球生命条件的支持(主要是维持养分循环,产生生物量、氧气,形成和保持土壤,维持水循环和栖息地等)。近年来,我国将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既有对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的总体描绘,也有对重点领域、区域生态补偿的工作部署,还有市场化多元化的推进计划。
   关于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姚震认为可以有不同的实现途径:在生态产品产权上,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
在生态资源价值评价上,要以生态产品为基础,形成森林、流域、湿地、海洋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核算规范,建立实物账户、功能量账户和资产账户,并将有关指标作为实施区域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上,要以明晰产权、丰富权能为基础,以市场配置、完善规则为重点,以准确反映市场供求、稀缺程度、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等,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此外,还需政府采购、市场培育、质量认证等方面的制度配套。
   在生态产品提供和受益上,对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保护,受益方是国家,采取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转移支付和以工代赈,直接将资金按照特定标准拨付给生态产品的生产者。二是相关生态性质的补贴,如退耕还林补贴、植树造林补贴、水产增殖放流补贴等,对从事相关生态建设活动的个人或集体按照工作量予以补贴。三是生态补偿,按流域上下游地区之间水资源的分配额度,由下游所在地政府向上游地区政府支付资金。四是依托林权或水权赎买、租赁、置换、地役权合同等方式,流转集体土地、经济林、水源地,恢复和扩大自然生态空间。五是协议,对承包特定区域开展生态保护与管理的个人或集体,通过协议方式支付管护经费。六是修复工程投入,通过公私合营或工程采购施工模式,由政府向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商让渡一定利润空间。七是财税优惠,即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生态产品生产者予以税收减免或提供补助金。

   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我们重建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实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已广为人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大众已耳熟能详,对于“自然恢复为主”该如何理解则可能存在歧义。理解“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方针,需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期成效与长期绩效的关系,如果不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生态建设与修复的整体目标便会大打折扣。
   关于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周宏春指出,必须综合平衡,关键是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等政策。应当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放松管制,以开发生态产品名义一哄而上,造成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生态系统或野生生物物种遭受严重破坏;一是过分严格,以保护名义“一刀切”禁止开发,生态产品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对国家公园而言也是如此,既要避免以旅游开发为名,使重要生态区遭受破坏;也要避免将所有区域都划定为禁止利用区,失去旅游业发展空间。对退耕还牧地区也应尊重自然规律,放松不管或一切禁止均是懒政的表现。此外,对于如何处理扶贫与生态产品开发的关系,对贫困地区而言,应当兼顾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走一条扶贫攻坚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双赢之路。
   对于实践中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方针该如何处理几大关系问题,侯军亮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不是放弃人工修复,更不是不管不顾的“无为而治”。不能把“以自然恢复为主”简单理解为不需要人工干预,放任自流,完全顺其自然,甚至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对立起来,非此即彼。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通过协助已退化、损害或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获得改善、恢复或重建,进而增强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对于已经受损或破坏的生态系统,由于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已打破,单独依靠自然恢复很可能无法逆转已受损的生态系统,或逆转周期长,必须借助适度的人工修复措施。通过人工修复的辅助,可快速制止损害、逆转损害,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和环境,加速修复进程、提升修复效能。
   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把“自然恢复为主”机械地理解为只要半数以上的修复项目是自然恢复或者大部分自然要素是自然修复就是“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修复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调查、评估,中期编制、选择修复方案,后期修复、养护、监测、评价等,都需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思想。要在全面调查、评估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上,按照最大限度保留和维持原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平衡的原则,最小限度匹配人工修复措施,设计具体修复方案。整体修复方案要从区域、流域的整体性大视角出发,统筹谋划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从自然生态多要素、多目标角度,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修复;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
   正确处理近期成效与长远绩效的关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适应、自然恢复需要时间的磨砺。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峡谷矿区修复为例,自1983年被列入超级基金国家优先场地清单开始到2011年完成基本修复,历时28年。因此,生态修复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筹谋划,既要有近期目标,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不欠新账;又要着眼长远,打基础、搭框架,稳住脚、沉下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充分考虑生态修复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把握好节奏和平衡,有计划、有目标的“还旧账”,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要在理念、方法、手段、资金、进度、制度等各方面统筹协调,持之以恒抓下去。

   珍爱地球  大家谈

   自觉履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责任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门要自觉履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责任。要善于应用空间的思维协调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空间均衡发展。要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谋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干扰,把具备发展潜力的城镇空间发展足,把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保护好,着力建设物质足、生活美、环境好的美丽家园。
   黄征学(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珍爱海洋,守护地球家园
   海洋是自然资源宝库。面对海洋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等威胁地球生命系统安全的诸多难题,需要人类社会携手合作,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应对。我国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护海洋安全、共创海洋福祉、共建海洋生态文明、共促海上互联互通。我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世界各国应不断加强海洋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携手应对全球海洋挑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付玉(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应从三个视角,关注保护地球
   当前,对自然资源实施要素综合管理,加快实现自然资源相关业务融合,应当同时有三个视角:资源视角,继续将地球作为人类通过经济活动获取财富的源泉,由此导致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管理,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发挥“保障”作用;生态视角,自然有生命,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体,由此导致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资源管理即是生态治理;空间角度,地球空间中的人、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各按其位,有序、完美,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由此而生。
   陈常松、贾丹(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理性实践生态文明理念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民之事。推动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动,务必人人参与,只有官方引导,公民践行,才能使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实处。
   钻研科技是珍爱地球的助力之帆。我国单位GDP能耗过高,一方面是粗放管理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资源利用技术的不足。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才能助力生态文明走得更远。
理性甄别是珍爱地球的引航之舵。环保不仅是单纯的保护地球,更是发展权,在提倡环保时切忌矫枉过正,需要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持一致。只有理性实践,才能真正保护美丽地球。
   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应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根据试点经验系统梳理现行改革制度,明确制度建设优先顺序,降低转型的制度成本,采取更加综合化、专业化、精细化、动态化、差异化措施,并提高适应性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化企业主体作用,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形成工作合力。
   张丛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马永欢(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绿色勘查是保护地球的防火墙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勘查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是新时期对勘查行业的新要求,也是地质工作者履行社会义务,为保护地球建立的第一道防火墙。在开发理念上,绿色勘查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学不断融合与发展,不断强化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勘查指南》为代表的相关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陆续出台。在勘查技术上,绿色勘查积极推进精细勘查技术应用,打造绿色智慧矿山,绿色矿山案例层出不穷。在产品供给上,绿色勘查积极向地热能开发利用、页岩气勘查、地灾治理等领域转型,推动地质服务多元化,使地质工作在智能化城市建设工程中担当主力,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张森森(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

   善待地球母亲
   地球养育了世界万物,为人类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人类在她的怀抱中生息繁衍。你善待地球,与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主动地适应、有效地利用、合理地改造时,得到的是加倍的回报和恩泽;你若过度地索取和野蛮地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时,就会受到沙尘肆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无情惩罚和报应。我们要珍爱地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张乃贵(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