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地勘行业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

时间:2017/6/8 22:09:40

    地质勘查的生产力发展具有极其鲜明的行业特色,不但取决于地质勘查所特有的客观规律,更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当前地勘单位改革是行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地勘改革对生产力的影响
    地勘单位实施体制改革的三十余年间,一般而言,出发点是人往哪里去?落脚点是钱从哪里来?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已经鲜明地呈现为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是积极回归事业,二是全力推向企业,三是维持事企双轨。个人认为,更应该站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统筹改革方案的策划与实施。
首先要在地勘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剖析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勘行业的黄金期无疑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契机,但萧条期也应是生产力调整的重要阶段,这种调整应当主要是数量的调整,在数量减少的同时必须提升质量。
    回顾与分析地勘单位及人员状况。在体制改革的启动阶段,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的地勘局甚至撤掉了地质处,这些决策对地勘行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至今未能完全消除,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哑铃状”结构(35-45岁缺失)即是最突出的表现,影响甚至能持续10年~20年的时间。以往的经验教训警示,在强力推进改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促进地勘行业生产力发展。
    地勘行业发展有其特殊性
    地质成矿理论的复杂性表现在投入与产出具有强烈的不对称性。一是成矿理论具有多解性。任何一种成矿理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二是成矿理论具有局限性。从一个地区、一个矿种总结出的成矿理论一般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短时间内更是难以释放应有的生产力潜能。
先进地质勘查装备具有其特殊作用。一种先进地勘装备的引进能够跨越式地推进地质勘查科技的发展进程,然而其投入产出效果的局限性也是相当地突出,主要表现为先进装备的利用率低及推广范围有限,还受制于操纵先进装备的人员素质,因此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不显著。
地质专业人才具有特殊价值。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这种特征在地质勘查行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地质勘查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生产一线人员的经验积累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勘行业人才的成长周期长,无论多么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不经历十年以上的野外实践,都难以担当主持地勘项目的重任。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科技创新不可能像其它产业那样“立竿见影”,更难以产生连锁效应,而是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
    地勘行业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有地勘队伍即开始全局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当时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地质勘查、勘察施工、矿业开发、多种经营四大门类并进,实现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发展目标。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地勘单位并没有巩固和提升地质勘查主业,矿业开发收入占市场总收入的比例还很小。
    但是客观而言,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也有其优势,在地质勘查和岩土工程两个领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
在地质勘查领域,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三个专业无疑占据着技术垄断地位,在岩土工程领域,建设工程、环境工程也占据着技术领先地位。
个人认为,近年来,虽然业内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探索地勘行业新的增长点,然而却始终没有跳出概念的圈子,落到具体的项目,或者只是简单、模糊地指出发展方向,仍未能对“新的发展领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地勘事业单位的产业结构,更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发展的业绩支撑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给出明确的答案。
因此个人认为,以促进地勘行业生产力发展为出发点,以推进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为落脚点,统筹实施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大手笔”的国家及省区级政府示范工程。要突出科研与生产项目的连动效应,从根本上解决地勘事业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和队伍结构调整的难题。应明确地勘事业单位作为地质环境工程实施的主体,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集结全社会的优势生产要素策划地质环境PPP项目,并将环境成本较大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交其经营,从而把规模化的生产经营项目作为发展生产力及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这里所说的项目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勘查攻深找盲、深部开采政府示范工程,土壤源、干热岩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政府示范工程,废弃矿坑、井巷、尾矿开发利用政府示范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府示范工程,重污染水土治理、恢复政府示范工程,地质矿产与地质环境大数据平台等。
    探索地勘行业发展新举措
    建议,采取以下四个新举措,促进地质勘查行业生产力发展。
    一是颁布全国统一的地质勘查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在国家与省区两个层面,建立起科技、地勘、教育以及社团、基金等部门联动,实现以产、学、研资源最大限度的集成,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的地质勘查科技创新体系。
    二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勘项目管理模式。从公益性项目立项着手,突出项目管理的商品化、市场化属性,实施投资、咨询、作业三方制衡的项目管理模式。
   三是探索政府主导的地质环境工程多元融资模式。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的基本特点,明确地勘事业单位PPP项目的主体地位,授权其对周边优势矿产、土地的开发利用权,确保参与项目投资者的预期回报。
   四是探索政府主导的基础地质调查多元融资模式。以地勘事业单位作为主体面向社会开展PPP项目融资,对发现的重要找矿线索设置探矿权,以股份作为参与投资者的回报。
    五是起草全国统一的地质勘查单位技术装备标准。以政府地勘项目招标为导向,对技术装备提出强制性的要求。
    六是建立地质勘查企业生产力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取缔后,市场秩序维护必将出现短暂的真空。建议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一并作为企业参与招投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是建立适应地勘工作现实需求的继续教育制度。以注册地质工程师制度为载体,对本行业继续教育提出刚性要求。明确各级协会和学会组织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责任与义务。发挥新媒体功能,建立公益性的地质勘查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孟琪)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