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从华冶局调研江浙两地勘局经验来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时间:2017/6/4 11:51:21

    每年,各省地勘局单位都会到其他各省去考察调研,了解地勘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等方面情况,可以说这是改革发展调整的重中之重,有些收获和分享,很值得我们借鉴。
    2017年,华东冶金地勘局曾组织赴浙江省地勘局、江苏省地矿局进行考察调研,有一些很好的分享,希望能给我们地勘人一些不错的收获!
    华东冶金地勘局2016年的情况统计:
    根据2016年底统计年报数字,全年完成总收入28.7亿(含事业费),经营性收入24.8亿,其中地矿业收入0.5亿,探测业收入0.5亿,勘基业收入3.6亿,建筑业收入19.5亿,工贸业收入0.7亿。完成总利润0.65亿(不含节余),实现利润率2.62%。完成工业增加值2.94亿,实现增加值率11.85%。
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勘基业和建筑业是全局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建筑业占总收入的78.62%,而地矿业仅占2.01%,远不符合其主业地位,见图一。
    第二,利润率较低,勘基业和建筑业利润率分别计算可知利润率不到2%,见图二。如果根据事业单位人均4.5万的改革要求,该利润率无法支撑职工工资的诉求,更别说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增加值率偏低,全国2014年的平均增加值率在30%左右,增加值率较低的炼焦加工业也有17%的水平,说明我局企业经济盈利能力差,投入产出效果差,全局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调研后,深感华冶局与江浙两局相比,情况各异、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差距、思想的差距、经济实力的差距。面对我省地勘单位下一步分类改革转型升级,我们不能只是临渊羡鱼、妄自菲薄,而是要退而结网、奋起直追。


    一、地勘单位传统职能的转变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地质队以来,地质队的主要职能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的地质找矿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家和社会对地质队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改变,现在地质队的职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传统地质工作:这是地质立队的基础,是我们的老本行;是地质队传统公益职能的载体。
    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工作:政府在地灾治理、环境地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需要。
    社会地质工作: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整治、旅游地质、海洋地质等。
    地质延伸产业:基础工程施工、地质测绘、城市地下管廊建设、隧道工程、深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等。
    在传统地质找矿方面,我们华冶局与浙江省、江苏省两局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及近几年地质找矿成果转让收益上,浙江省、江苏省两局这方面的收益仅有不足5000万元,跟我局是无法相比的,这也与江浙两省资源量较小有关。但是在大地质以及地质延伸产业方面,江浙两局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已走 出了一条与“政府需要,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路子,这是地质队当前和今后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2016年收入5亿元,利润2100万元,利润率4.2%。他们近几年在所在地城市相继成立应急救援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等院所,以适应政府对灾害地质、海洋地质、生态文明建设等需要,努力拓宽地质队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当好当地政府和国土部门的参谋和助手,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当中,为政府分忧解难,产业的发展切合政府的需要,发展的思路是超前的、务实的。

    二、地勘单位今后职能定位
    综合地勘单位今后工作怎么做?要做我们地质队能做的。
    从地质队专业技能讲,对岩土、空气、地下水、深浅地热的了解是我们专长,应该朝我们熟悉的行业发挥特长和优势。考察期间,同行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江浙的今天就是我们安徽的明天。江浙地处沿海,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同时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空气污染、地下水、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求比较高,于是他们顺势而为,主动与地方政府联动,成立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和应急救援中心,充分拓宽地质队的公益职能,同时成立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海洋地质调查院,顺应企业、社会对地质队的要求,加强矿山企业污染整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准地质队的定位,为地质队转型升级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2016年,浙江地勘局紧盯G20峰会、浙江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当年完成地质灾害评估8000多项,灾害治理300多个, 地灾设计1600多项。污水防治方面:参与全省防洪水、保供水26个课题、完成宁波余姚市256个项目环保样品的测试、河姆渡全新世地质申遗工作,参与地质灾害预防预测200多人次。
    地质队怎么改?我认为主要是遵循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导向。
    浙江地勘局工作意识超前,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顺应了政府和社会的需要,加强服务意识,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充分发挥新时期政府赋予地质队新的公益职能,务实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地质队改革的原因、目的和应遵循的原则
    1. 改革的根本原因:地质队适应新形势下政府和社会对地勘单位的职能转变。
    2.  改革的目的:让地质队在未来的转企建制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3. 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积极、稳妥、扎实、不添乱。
    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单位事转企的步伐,做好前期调研摸底工作,在地勘单位事企混合运行的当下,本着对外低调,积极向省政府汇报地勘单位的特殊性、复杂性,寻求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扶助。对内要务实拼搏,韬光养晦,练好内功,按企业化要求运行。按安徽省政策从2015年开始三年过渡期,2018年以后逐步实施的原则,用时间倒逼机制,稳健实施,扎实推进。

    四、下一步怎么做
    从浙江、江苏两局局史、队史情况看,我们华冶局与之相比,起跑线是相同的,但是这几年的发展拉开了差距,我们应该用浙江省的“四千”精神,结合各自单位的实际,有思想、见行动,坚持“开放、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效益为中心,坚持地质立队不动摇,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摸清家底,绘制蓝图,拉高标杆、增强信心,撸起袖子干起来,一张蓝图绘到底。

    1、加大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宣传
    以这次江、浙两省考察为契机,抓落实,见行动。从2016年我队开展的“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我们怎么办?”的调查问卷情况看,情况不容乐观,单位大部分职工期望改革,但是对改革顾虑重重,50%左右的职工对单位改革降低收入、自身不能适应改革需要,有畏首畏尾情结,究其原因,还是这几年大锅饭吃惯了,全额拨款让一部分同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软、懒、散、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又身无长技,害怕改革触及他们切身利益,已不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  但是,2014年安徽省政府222号文和2016年省财政厅695号文已经明确了我省地勘单位下一步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时间表,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地勘单位企业化是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消除幻想,从现在开始变压力为动力,脚踏实地,沉下身子,积极应对。
    2、坚持地质立队不动摇
    地质找矿是目前地质队的根本,是话语权的载体,我队目前有三个矿权在运作,龙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续作项目,铜陵荷花山铅锌银矿续作项目,这两个矿权都有望达到大型规模,必须抓紧时间,认真按照省厅专家要求去做,确保项目任务完成,实现找矿突破。
    3、人才强局(队)
    从考察情况看,浙江省地勘局各类技术人员2497人,占职工总数69%,正高职教授98人;江苏省地矿局各类技术人员2780名,占职工总数65%,正高职教授45人,高级工程师494人,注册岩土工程师97人。我局职工队伍状况相形见拙,职工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资质较少、等级较低。人才,尤其是大地质领域领军人才、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我局必须要下大力气引进招聘的。只有有了人才,资质申领、升级拓宽才有保障,项目才能做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市场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
    4、激励机制
    目前,地勘单位事企混合运行,界限模糊,我们不能用事业单位的性质捆住我们自己的手脚,而要按地勘单位事转企的思路去开拓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否则,一旦地勘单位事转企,我们地勘单位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其前途命运堪忧。
    地勘单位需要地质“三光荣”精神,我们应该树立岗位成才,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是更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再乐于奉献的人也有物质需求,让走在改革前面的人享受改革的回报,也是地质管理者的职责。根据队情、局情,探索调动广大地质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因势利导,绕过目前体制障碍,制定内部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各类地勘单位现时适用人才,留住人才,强化内部管理,是我队当务之急。
   5、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队为基础,差异化经营,突出产业发展特色
   浙江、江苏两局所属各队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历练,形成各自特色产业,基本上是一个队以一个主体产业为主,如:浙江第一地质大队,仅工程勘察一项就4-5亿元/年,浙江测绘院年均产值2.5亿元。一个地勘单位依托一个主导产业,整合队属各类资源,做大做强。我局各队现有产业格局业已基本形成。尤其是“大地质”领域的产业架构已有雏形,我们应该在认真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大“大地质”产业的市场开拓力度,解放思想“有为才能有位”,放下思想包袱,抛开事业单位的性质,不争论,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借助分类改革契机,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向江浙两省地矿局学习,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攀高峰。把差距变成发展的动力,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努力提升地勘单位整体经济实力,为努力实现富民强队的目标而奋斗。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